《长城路:万里长城横岭城》
横岭城,位于河北怀来县境内,在明代是一处重要的长城关口。它的北部是怀来和官厅水库,东侧是长峪城、白羊城、南口关长城,由横岭城向南经过镇边城到达门头沟,再往南可由卢沟桥进入京城,是西北进入北京的咽喉要道。
横岭城穿梭于军都山崇山峻岭之中,其地势险要,易于防守,难于进攻。建在两山之间,依山而建,北拱居庸,南通门头沟,西走宣化,襟山带河,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有效阻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保障京城的安全。
在横岭城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相传横岭城是戚继光为修长城而先在横岭修的一道封闭的小长城,作为长城的模型和样板,后来照此样板在西边军都山上修筑了连接居庸关的大长城,所以当地人称山下的横岭城为样板城,山上的长城为样边城。
据《怀来县志》等记载,明弘治十八年开始修建横岭城,其后又陆续修建了长城等防御设施。明嘉靖二十二年在此设立总督衙门府,并对横岭城和长城进行了进一步的修缮和加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要战役的洗礼,如明嘉靖二十九年的
“庚戌之变”,鞑靼率军进攻明朝都府,横岭城成为战争的前沿阵地。当地百姓们的生活被战争打乱,许多男子被征召入伍,参与城池的防守,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横岭城,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明朝时期,横岭城作为军事城堡,同时也是周边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内设有店铺、客栈、酒馆等,商人们从各地云集于此,交易着各种货物。当地的百姓则通过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畜等来维持生计,同时也会将多余的农产品拿到城内市场售卖,换取生活用品和其他物资。这里成为了周边地区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的重要场所,见证着从古至今的经济繁荣。
横岭城地处山区,地势较为低洼,其周边山势陡峭,每到雨季,山上的雨水会迅速汇聚成山洪,向低处奔涌而去。而横岭城的城墙和城门在修建时虽然考虑到了一定的防御功能,但在面对凶猛的山洪时,仍显得较为脆弱。为了应对山洪的威胁,横岭城修建了两个弧形城门水关,用来泄洪。还在城内建造水神庙等场所祭拜水神,祈求神灵能够平息洪水,保佑城池和百姓的安全。据当地百姓介绍,城南门就是被洪水冲毁,现如今尚存一座北门城楼,成为横岭城历史的重要见证。
2025年4月22日,作者走进横岭城堡,如今的横岭堡长城历经沧桑,部分墙体和城楼已残破不堪,但整体基础依然比较牢固,其遗址依然断断续续地伸展在山峦间,让人感受到当年的雄伟与沧桑,有着独特的魅力。这里的百姓基本上都是守边长城的后裔,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历史记忆,同时也努力在现代社会中寻找着新的发展机会,让这座古老的城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黑白照片为横岭城的历史老照片。
许之丰摄影2025年4月22日记录于河北横岭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