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与仓颉文化》
今天是谷雨,这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个物候、时令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节气。“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谷雨”,是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谷雨节气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相传因他制字有功,感动了天帝,当时天下正遭灾荒,便命天兵天将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天下万民得救了。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去世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陕西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每年的谷雨,“仓颉庙会”都会在仓颉的出生地白水县如期举行。
仓颉庙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汉延熹年间已有“建庙之举”,并形成一定规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庙史已有1800余年,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据民间传说,则可上溯到黄帝时代。仓颉庙现在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现在的仓颉庙还保存着夯土墙的样子,主体有山门、东西戏楼、前殿、报厅、中殿、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等。
仓颉庙还是西北野战军第一次党代会旧址。1949年1月11日至23日,西北野战军在白水召开了第一次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彭德怀、贺龙等代表共113人,其中地方党的代表16人。这次党代会是西北野战军第一次党代会,也是唯一的一次党代会,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白水也成为了西北野战军的更名之地,见证了西北野战军走向正规化,中国共产党人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时刻。可以说,西北野战军从白水大地走向大西北,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仓颉造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神话,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谷雨节气的由来,竟然与“仓颉造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图为近年来中国的百姓在陕西白水县仓颉庙祭祀祖先的情景。
许之丰摄影2024年4月19日谷雨记录于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