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2023-05-24 00:20:10)
标签:

许之丰摄影

新闻摄影

记录历史

历史

图片

分类: 纪实摄影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长城路:万里长城镇边堡》

 

   万里长城镇边堡,位于山西省阳高县长城乡镇边堡村,属长城边堡,是明时大同镇边墙五堡之重要关口。起初名镇胡堡,嘉靖十八年(公元1549年)更筑,城周三里八十步,高四丈一尺。明时镇边堡分守长城二十一里,镇边堡东西长400米,南北500米,城堡高12米。外堡墙,基为条石,上砌城砖。整个堡为长方形,东西两个堡门对称,西门为正门,堡门上方有“镇边堡”三字,东门名“怀远”。

 

   在明代中叶嘉靖年间,北边的蒙古人南下,已侵扰到大同南边的怀仁应县一带。为了加强守卫,在大同北边50多里的长城沿线上。下令修筑了五个古堡,俗称内五堡,分别为东起阳高县的镇边堡。向西依次是:镇川堡、宏赐堡、镇鲁堡、镇河堡,每堡间隔25华里,镇边堡城保存的较为完整。

 

  如今镇边堡门、台、角墩俱在,土夯墙体已经多段破损,但整个城池轮廓仍保存完整的四方形状。明朝时“城、池、堡、寨”的一般区别,城是开四个门的,池是开三个门的,堡是开两个门的,寨是只有一个门的。所以镇边堡只有东西两个门,得胜堡是南北两个门。

 

   向西出镇边堡四公里就是大同境内,这段黄土夯筑的长城墙体至今保存的较为完整,也是全国仅存的台地长城。据《后汉书的“王霸传”》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派杜茂和王霸二人来此修筑长城150公里,作为防御匈奴的屏障,就是这段长城,至少起源于汉朝时期,是最具有特色的,在地势平缓不易防守地区,远远望去,田野里长城蜿蜒、烽燧密布,建筑墩台较为密集,给人一种烽燧连天的感觉,视觉上非常壮观。

 

   据当地史料记载,镇边堡所在地从前是一个民间村落,后来因为国家边塞防卫的需要,把这里修筑成了一座兵营。明镇边堡东、西各有堡门,墙的四角上分别有瞭望楼,“城周三里八十步,高四丈一尺。内驻守备一員,官军六百九十九名,马、骡八十二匹。分边守二十一里,边墩三十座,火路墩六座。

 

   2023425日作者走进镇边堡,如今东门摇摇欲坠亟待保护,通行需要从它的南面墙豁口里绕出去,门外有完整瓮城的痕迹。在城堡的西门进行了重新修建,沿着西门内修建了一条明清街,恢复当年军堡风貌,为当地百姓开辟出一条长城保护与利用并举的致富之路。据堡中老人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镇边堡与其它长城军堡古城一样,被剥掉了包砖和砖下面的巨大基础条石,人们用这些砖石砌了院墙,修了房子,甚至做了猪圈。现在村子里仍然居住着300多户人家,500多口人,基本上都是当年守城护城的后裔子孙们。

 


许之丰摄影2023425日记录于山西阳高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