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紫荆关,坐落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在长城中居庸关、倒马关与紫荆关号称万里长城内三关。因关城居于紫荆岭上而得名紫荆关。
紫荆关长城段始建于战国时期,秦汉称上谷关,宋金称金坡关,元代以后称紫荆关。自古便是进出太行山的交通要冲,位于“太行八陉”的第七陉“蒲阴陉”,天下九塞之第四塞,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畿辅通志》记载:“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紫荆关为一座九门九关石头城,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城东为万仞山,城西有犀牛山,城北为拒马河,城南是黄土岭,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的美誉。
紫荆关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秦汉时期称上谷关,宋金时期这里称金坡关,嘉定六年,成吉思汗未能攻克居庸关,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得手。元代以后正式称紫荆关,明洪武初年,则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修城建关。明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荆关进逼北京城。
荆紫关地处三省交界处,历史上发生在紫荆关的战斗多达140余次。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直扑山西河北边界重关的紫荆关之战;1935年6月发生的荆紫关战斗;1938年3月,日军进犯紫荆关,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支队以攻代守,虎口拔牙,先战紫荆关,再袭王安镇,打得敌人狼狈不堪。
作者曾在2018年5月29日走进紫荆关长城段,按照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的开拓者沙飞在1937年10月间拍摄的《收复紫荆关》的老照片中,寻找到了一位曾经跟随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一同参战的老战士刘金明(黑白照片),走到时年88岁的刘金明家里,谈起当年的战争和他的老领导杨成武将军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2023年4月8日时隔四年之后,当再次踏上紫荆关长城这片土地寻访老人时,得知老人已于一年前与老伴儿相继病逝。当年在刘金明家里拿出家中遗留文物的照片已成为了历史。坐落在长城城墙下的院落正在被晚辈们更新换代。生活就是这样,春暖花开的紫荆关长城依然是这座长城,但生活在长城脚下的人们却更新了一代又一代,紫荆关长城记载着人类历史长河。
许之丰摄影2023年4月8日记录于河北紫荆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