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路:天主教堂八台子长城》
这里就是万里长城天主教堂八台子段,位于大同左云县八台子村。最为特别的要数离长城不远处的那座哥特式天主教堂,这座教堂相传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现今只剩下了教堂尖尖的屋顶,雕梁画栋依稀可见,充满了异域风情。
八台子村位于山西与内蒙的交界处,本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却因为有着中国长城与西方教堂的并存而独树一帜。这一段长城在万里长城中最为与众不同,因为这里融入了近代中国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历史。八台子村因村边长城墩台数量为“八”而得名。
在这里有着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相辉映,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盛景,让人们不仅仅看到一种美的融合,更是平添一种时代的感叹。
教堂原名圣母堂,称大单巴。初创于1876年,是为意大利传教士所建。圣母堂石砌砖雕,气势宏伟,充满异域风格。大堂能容纳850人礼拜,附属房屋70间。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开始了,他们杀死外国传教士14人、中国教徒4人,同时将教堂焚毁。次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德国传教士再次跨过欧亚大陆,重修了这个哥特式天主教堂。当时规模宏大的八台子教堂成为左云、右玉、凉城等地教徒的中心,现残存哥特式建筑风格塔楼,就是当年遗存。
抗日战争时期,在一九三七年九月十六日,日军向左云县进犯,当时的政府人员已于数日前撤离,日军入城之后,随即开始烧掠屠杀,天主教堂也未能幸免。
在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年代,教堂多次被毁,现在只剩下孤独的钟楼残迹矗立在荒凉的山上。正在放羊的61岁村民史存可记忆中,早先这座教堂还比较完整,六十年代末期村子里面建房盖院墙都从这里捡砖头,就连地面的砖石也被扒没了。
教堂虽屡遭破坏,大部分建筑被拆毁,只留下一堵门楼,俗称大单巴。从残存的教堂上,仍然保留了中西方文明交融一些重要信息。高耸的塔尖及上面工艺精湛的石雕,高贵典雅的造型,反映出西方天主教文化所蕴藏的内涵,与澳门大三巴遥相呼应,俗称“南有澳门大三巴,北有左云大单巴”,每年的8月2日为朝圣日吸引着众多的朝拜者。
2023年4月27日,从空中鸟瞰八台子长城山景,长城巍峨,教堂高耸,边关小村,真是“长城教堂、中西合璧、雁北塞外、相伴山野、独成一景”。这段经历了历史沧桑的万里长城,属于雁门关以北的外长城,也被称之为“天主教堂八台子长城”。
许之丰摄影2023年4月27日记录于山西左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