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受泼水节的快乐》
照片中人们相互之间泼水,自然而然地想到泼水节,这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傣历六月,为期三至五天。
在泼水节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目前又增加了游行、文艺汇演、电影晚会、展览和物资交流等新内容。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思为新年),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把一年中的疾病、灾难和脏东西统统送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
2022年11月21日,作者与好友王立森、潘彩英、王铁森一起走进西双版纳傣族园,看到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享受泼水的快乐。
许之丰摄影2022年11月21日记录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