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路:万里长城玉门关遗址》
玉门关遗址,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距敦煌市区约90公里,西距新疆罗布泊约150公里,四面环境多戈壁、荒漠、草甸。为重要的屯兵之地,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始建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现存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城堡平面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总面积630多平方米。
提起玉门关,给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那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篇。一千多年前,玉门关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繁华的边关。那里万里晴空鸿雁高飞,茫茫旷野驼铃急促,商队络绎不绝,旅客川流不息。
据传说在古时候,在甘肃小方城西面,有个驿站叫“马迷途”。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从边陲和田运石到中原都要经过此地。因马迷途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杂草丛生。每当运玉石的商队赶上酷热天气上路时,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总是喜欢晚上凉凉快快地赶路。每当马队走到这里,总是被一片黑暗笼罩,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年老马匹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马迷途的名字就是这样叫起来的。
如1907年图,冒险家兼考古者在关城北面不远处废墟中挖掘到了许多汉简,从简的内容判定出小方盘城为玉门关所在地。根据历史记载玉门关的位置也应当就在附近,但因汉朝最西面的海关实在是太小,所以玉门关的具体位置尚不能肯定,将保存完好的小方盘城遗址暂定为玉门关。
汉长城是汉代河西地区军事防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玉门关经历千余年的风雨剥蚀,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大漠雄关曾经的壮丽与繁华。图为2019年10月1日,作者走进汉玉门关遗址。
许之丰摄影2019年10月1日记录于甘肃玉门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