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丽江古城

标签:
许之丰记录历史新闻摄影云南丽江丽江 |
分类: 旅游 |
春天在丽江古城的街巷里走一走,实在是一件幸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出行之前查了云南丽江两日内的天气预报均有雨,而且气温偏低。本以为到此迎接我们的该是春寒料峭,想不到所到之处展现在眼前的是阳光明媚的春色。
丽江地区处于云南省西北部,全区面积2.06万平方公里。丽江
境内群山起伏,全区山地面积占95%。由于地处高原,终年太
阳照射较强,平均海拔为2400米,仅有5%的平坝区。
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带,丽江地区气候属于南亚季风气候,干
湿季分明,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其余为湿季,年平均
降雨量为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2.6℃,由于气温升高
降低的变化小,所以这里没有寒冷暑热的大变化,形成了长春
天无夏天的特点。
从古城竹苑出门就是玉河广场,这里是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
水车,也是丽江古城的标志,顺着东大街往南步行的空间感受
非常丰富,不出百米就是古城中心的四方街,这里也是丽江古
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
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在丽江古
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
方公里93座。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
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
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
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藏满历
史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和身后猎奇
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每当太阳高照时节这些纳西族老
站在丽江古城最高点遥望北方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
座神圣的山——玉龙雪山。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于
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随着时令和阴晴的变化,有时云蒸
霞蔚、玉龙时隐时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有时云
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峦碧翠;有时霞光辉映,雪峰
如披红纱,娇艳无比。整个雪山集亚热带、温带及寒带的各种
自然景观于一身,构成独特的“阳春白雪”主体景观。难怪元
代著名诗人李京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丽江雪山天下绝,堆
夜幕下的丽江古城,迎来一个浪漫的夜晚,别有一番情趣。来
到丽江,不进古城的酒吧泡泡,就很难说真正领略了丽江的风
情。在柳荫下,柔风中,看着清清的水静静地流淌,品着各色
菜肴,饮着啤酒,和朋友聊聊天,或一个人喝着咖啡,尽情享
受在古城中所未有的闲静,有兴趣,欣赏着被称为“中国音乐
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以及古城里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
已经是零点左右,可那里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仿佛是一
古城内的南部是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
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
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
、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
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等15幢,府内有大小房间共
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上书“忠义”
、“诚心报国”、“辑宁边境”等它们见证了木氏家族的盛衰
历史。被评价:“木府是凝固的丽江古乐,是当代的创世史诗
界。它是丽江古城明清建筑群的一个外延村落群,束河民居建
筑群在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
束河像丽江古城一样,依山傍水,街头有一潭泉水,称为“九鼎龙潭”,
又称“龙泉”。街边几条小河穿流而过,小河清澈透底,村民们就
在河里洗菜淘米。这里也有一个四方街,街面用五花石和花岗石铺
成。面积约250平方米,亦称束河四方街,赶集的日子里异常热闹,曾
年代久远的青石黑亮黑亮的,石坡路面斑斑驳驳,路边闲坐的
老人们,脸上爬满了时光的年轮。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
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老
丽江东巴蜡染是在工艺基础上,蜡染彩绘出丽江东巴画、纳西
东巴象形文字的一门新的民族蜡染艺术。它以棉布、丝绸、金
丝绒等为载体,用一种特制的蜡刀蘸熔蜡绘东巴字画于布,利
用植物染料浸染,然后沸水煮去蜡即成,特别是文化艺术界人
丽江古镇现已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
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