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章 第二节 第四小节

(2010-01-08 13:42:06)
标签:

杂谈

第五章   高考志愿决策实务

第二节   顺序志愿下的志愿填报

第四小节 高校招生章程中不同录取规则下的策略分析

 

    在明确了各省的志愿填报规则后,我们还要具体考察目标学校的招生录取规则,它一般是通过招生章程发布出来的。考生和家长在阅读招生简章时会发现,有些院校在招生简章中写到“我校对进挡考生按照‘专业清’原则安排专业”。有的则是按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录取。对此很多考生和家长感到迷惑,不知所云。那么什么是“专业清”的录取原则?什么又是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下面将具体介绍这两种录取规则,并对不同规则下的志愿策略进行分析。

    在讲具体规则之前,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大家都有到银行办理私人业务的经历,原来在没有新的排队系统开发出来之前,在人多排队办理业务的时候,后来者就会选择其中的一个窗口去排队,等待办理业务。但由于每个人办理业务的时间不同,我们在每个窗口等待的时间也会不同。先来者并不一定先办理,后来者也不一定后办理。所以我们经常感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后来,银行开发出了微机排队系统,每个人到银行后先到排队系统领号,先来者必定在前面,银行叫号系统会按照先后顺序将顾客安排到不同的窗口。这样先来者就一定会比后来者先办理业务。因此,对于业务办理者来说,不同的规则就会产生不同的结局。而志愿录取规则与此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专业录取规则及对策之一:专业清原则 

所谓“专业清”录取原则是高校录取考生,安排考生专业的方式之一,也是当前高校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即录取高校对进档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按照“专业优先”的原则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实际录取程序是:高校根据进档考生所填报的第一个专业志愿给考生“分堆”,然后根据“每堆”考生的高考分数,从高分到低分给每个考生排队,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如果那个专业没有完成录取计划,高校再依次从考生所填报的第二专业志愿或以后专业志愿中录取,直至专业计划完成。如果还完不成招生计划,从服从专业调剂的前几轮落选考生中,按照先高分后低分原则,安排录取,对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予以退档处理。比如:某师范大学在某地招生10人,其中数学专业2人,英语专业1人,生物专业2人,其他专业5人,共有12名考生进入调档线,其中甲考生530分,第一专业报数学专业,排名3名,第二专业报英语专业,第三专业生物,不服从调剂;而乙考生525分,第一专业报生物,排名第2,结果乙考生顺利录取;而甲考生因为第一专业数学专业排名落后,填报的英语和生物专业在第一志愿就已录完,所以失去了第二专业志愿录取的机会,又因为甲考生不服从调剂专业,所以只能被高校退档!在这里可以看到,考生的分数再高,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也没有资格直接参加所填报的其他专业的录取,除非其他专业的第一志愿没有录满额!这就类同于上面银行排队规则中的老系统:即在不同的窗口排队等待办理业务。该规则只保证了各自窗口上的先来后到,无法保证整个排队者的先来后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实施“专业清”录取模式的特点是:

    一、高校重视考生的专业倾向,保护考生的专业志愿。

    二、各个专业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

    三、考生是否被录取,不仅取决于考生的高考分数,而且还取决于考生所填报的专业顺序及梯度,取决于在专业志愿中的排名。考生虽然总分高,排名靠前,但若在报考同一专业的考生中排名靠后,排在招生计划之外,也会落选;相反,考生虽然总分不高,但若学校志愿和专业志愿选择得当,也会被录取。

所以,报考“专业清”录取模式院校的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首先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高分考生不一定就会录取,低分考生也不一定不能被录取”,关键在于考生的学校志愿和专业志愿选择是否恰当,是否与自己的考分相匹配!这就需要考生仔细思量究竟采取什么策略,是出奇兵冒险的策略还是保守和稳妥策略?笔者认为策略的选择与情报的搜集和运用很有关系,如果能从某些渠道获得一些竞争者的策略信息,则有针对性的选择冒险或保守的策略都有很大的胜算,当然,在信息不全面、情报不准确的情况下,笔者还是建议采用稳妥策略较好。其次,选择第一专业志愿必须慎重,既要考虑自己的高考分数,也要考虑所报专业的热度,要权衡利弊,避高就低;三,各个专业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谋事在人,但成事在天,很多时候,事情往往出乎个人预料!我们必须作最坏的打算,要从最坏处着眼,要预先考虑第一专业不能录取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二专业志愿的录取?总的原则应当是二志愿专业要做保底专业,要保证在第一专业志愿落选情况下,二志愿专业能够从下面接着。

 

  更多详细信息见《瞄准就业填志愿》丛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