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何选专业
第一节
确定毕业后(阶段性)职业目标
第一小节
认识职业
如果说,现实是此岸,职业理想就是彼岸,要由此及彼,首先要认识彼岸,确定彼岸。这就需要对各个不同的职业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那么作为中学生,能了解多少职业呢?对有限的职业又都了解哪些内容呢?他们熟悉的大约只有教师这个职业,或者对亲友的职业略知一二,更多的就不知道了。其实这些内容本应该在中学阶段作为课程传授给同学们的,但长期的应试教育只是让他们学习文化课,对学习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职业,却知道得太少。令人鼓舞的是,近年来,中学阶段的升学指导课程已经引起了相关方面的重视,国内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市已经在中学阶段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专门讲授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要了解职业,一般要掌握职业内容(做什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职业利弊(待遇如何,有何弊端),比如会计工作待遇稳定,但整天与数字打交道却比较枯燥,职业前景(人才市场供求趋势如何?)。等等。这些课程很大一部分都要通过各种活动到社会上去感受各种职业,了解各种职业,从而让学生对各种职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顺利地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就业目标。
但对于广大的高三学生来讲,这种认识职业的最可靠的方法已经无法实行,于是,只能借助一些传媒来认识,比如报纸、电视、网络等,但要系统的认识各类职业,还需要专业的图书来完成,2008年由笔者编著的《中国大学专业详解》一书,就是帮助高三学生认识各类职业的有效途径,它详尽的介绍了大学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方向,各职业的工作内容、职业利弊、发展路线等等,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此书,高三学生会对不同的职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进而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及发展方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