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志愿学业规划升学决策教育 |
“高考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学业完成后的就业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不希望怀揣理想地在家啃老,所以现在,我们要瞄准就业填志愿……”上面这段话,从2003年写作《筹划未来——学业规划》起,我已经说了五年。此间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此不屑,认为我的理念过于功利,将大学教育变成了技能培训。他们认为,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培养领袖精英等等。但我认准了一点,创新精神、领袖精英都可以缓一步,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当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他们至少要有一份能够自立于社会的工作!通俗地讲,至少要有一碗饭吃。落泪是金!我太能体会到现在大学生就业的艰难时世了。不要给我说只要不挑不拣,随便都能找到饭吃。要知道大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已经投入地不仅是几万元的大学学费,更是几年宝贵的青春年华。这些话,早在初中毕业完成文化启蒙的时候你就该说,那时,他们还没有进行后续的教育投入。现在,晚了!并且,直面市场、单枪匹马地找饭吃,哪还是需要天赋的。你不能要求所有的大学生都具备这样的天赋。所以,学子们真正希望的是:找到与自己的教育投入、天赋、兴趣等相匹配的职业。
现实环境中,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就业困难,还是有大量的比较容易就业的专业。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结构性失业。所以,我希望的是:中学毕业后,在教育投入之前,通过科学的学业规划和升学决策,瞄准就业选择专业和学校,将毕业后失业的风险规避在发生之前。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我期望所有的高中毕业生、未来的大学生都尽量学做一个明智的人。
我也并不是教学生忽视人格培养,忽视创新精神,忽视领袖精英的重大意义。但我们在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总得有个轻重缓急么,宏大叙事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重要,在目前的形势下,对于大学生来讲,培养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才是最最重要的。什么是弹钢琴的工作方法,那就是要既要抓住重点,同时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具体到这里,就是不能因为理想就连基本的饭碗也不要了,对脚踏实地的现实考虑不屑一顾,常常爆发出“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比如说砸锅卖铁也要上大学,比如说为了一步到位实现理想,一定要走艰难无比的人生道路,不愿做稍微地迂回,听不进别人现实合理的建议。这类人还经常批评别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纯粹是正确的废话!想过没有,不吃饭,你也终将活不下去。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