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愿读服输大学生就业难 |
——从“愿读服输”看个人教育投资的风险规避
日前,在网上看到一副对联,觉得对现在的人们认识教育的本质有所帮助,特将其拿来分析探讨一下。这副对子是这样写的:
上联: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生生不息;
下联: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
横批:愿读服输
应该说,这位作者以诗意的眼光看透了在今天的社会上,读书求学及至教育的本质。现在的教育是什么?这副对联的横批很另类地诠释了它,对于个人来讲,教育就是一种赌博!既然愿意读(赌),当然就要服输!也就是说,我既然选择了,我就愿意承担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带来的后果!但是,这里面多少带有点情绪化的东西。就作者的内心来说,他并不愿意承认教育是赌博,自己是赌徒。因为长久以来的观点是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教育一定是包赚不赔的买卖。现在突然说教育是赌博,很有可能将自己的命运变得越来越糟。人们自然就会检讨教育怎么会变成了赌博?怎样才能让教育回归其本来的面目?但就这句看似匪夷所思的话,却比我们所认为的“教育本来面目”更接近真理。从现实来看,教育的确不是赌博,但却与赌博相似。理性地说,它是一种投资活动。求学者通过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获得人才市场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那么在这一几乎每个人都参加的投资活动中,大家的业绩如何呢?很差劲!相当多的人投资失败。否则,怎么会有“生生不息,届届失业”呢?那么我们就要问问这其中的缘由。为什么呢?是游戏规则(投资机制)不对?还是我们投资者缺乏投资的意识和方法?
这一投资领域的游戏规则(投资机制)就是我们现今的教育和升学就业体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就现在来看,初中毕业后,你既可以选择上普通高中,考大学,也可以报考职业类学校,或者艺术学校、体育学校等等;高中毕业后,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专业和学校;大学毕业后,你同样可以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并且你只要具备了市场需要的职业能力,你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于自己工作。另外,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求学期间,你还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什么时候读,在哪里读,以什么样的方式读(半工半读还是工读交替或是按部就班地读等等)。你具备了这么多的权利,当然就要承担因为履行这些权利而产生的责任及相应的后果。具体来说,这责任就包括大学毕业后自己找工作,后果就是找到或者没有找到适合于自己发展的职业。选择专业、选择学校、选择职业,我们在志愿决策和职业抉择上基本上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于是,从总体来看,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就是游戏规则是比较公平、公正的。
如此说来,就是我们投资者自己的问题了,你是否充分地运用了自己的权利?是否明白权利后面的责任和由此带来的后果和风险?我想,直到今天,我们大多数的受教育者或是求学者都没有或者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严重的问题!看看我们是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初中毕业填升学志愿的时候,有多少人意识到今天的选择将对我未来的人生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有多少人是预见了未来的后果(确定了未来的职业目标)后,再来考虑我要学什么?我将怎样学?我什么时候学,我要在哪里学等等问题的?又有多少人是实事求是地、科学地进行了志愿(投资)决策?同样地,高中毕业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有多少做到了科学决策,以保证将来顺利就业?没有多少人,更多的是随大流,道听途说,稀里糊涂!
这是多么严重而危险的失误呢!须知,在这场投资中,我们不仅投入了金钱,更重要的是投入了我们宝贵的青春年华,如果我们在决定投入之前,没有明白游戏规则,没有认识自己的相关资源,没有认识到未来的风险,不知道如何投资实现盈利的最大化?那么我们必然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怎能不会有失败的危险!
所以今天的我们,极有必要进行一次个人教育投资理论的知识普及,也就是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不仅知道要投入(学习),更要知道为什么投入(学习)?投入到哪一个领域(学什么)?怎么投入(学)?什么时候投入(学)?等等。显然,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就是一个完整而科学的学业规划。我们相信,通过科学地学业规划,正确地解决了上述投入前应当解决的事关我们个人发展的重大问题,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将教育投入所产生的相关风险(无钱读书的风险、毕业失业的风险等)降到最低限度,从而确保自己既能顺利地完成学业,又能成功地就业,进而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后一篇:学冷门专业就好找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