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山犍为清溪古镇

(2011-07-12 15:28:08)
标签:

旅游

分类: 小镇故事
    清溪古镇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城西南十公里处,紧临马边河,四周为浅丘山脉。清溪古镇在汉代即是一座驿站,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目前古镇古街区面积近0.5平方公里,保留着明清以来22条古街道的原始格局,古街区内还保留着150多个老四合院和部分古城墙、老码头、古寺庙、古装饰、古家具、古树木和老牌坊。
  清溪古镇具有以下历史和特点:一是宋、元、明连续360年作为犍为县的县衙。二是自古以来一直是扼西南边垂的一处重要军事要塞,国道213线今天仍从镇上穿过。三是古代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四是民国时期,为了开发西南边垂,中央政府在此古镇开办了“国立清溪农业职业学校”(简称国职校),前后长达十年之久,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1944年,该校20多名学生为抗日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清溪注入了一段抗战历史文化。五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资源委员会主任翁文灏于1945年3月为政府在清溪投资兴办的水利工程清溪渠题词“水到渠成”,其中部份水渠至今仍在造福当地百姓。
 清溪古镇位于犍为县城西南10公里,在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即已成为人口聚居地。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清溪已成为四川通往云南朱提(今昭通)要道中的一个重要驿站。1933年10月更名为清溪镇至今。

    清溪古镇现存历史建筑最早为明代,大部分为清代,一部分为民国时期。镇域内共有各种历史文化遗存50多处,其中宫观寺庙38座。

    历史风貌犹在 街道格局“两横八纵”

    清溪古镇历来文风鼎盛,西汉大儒扬雄曾游学于此,留下了一批遗迹;诗圣李白亦曾游历到此,留下了“夜发清溪向三峡”的千古绝唱;历代人才辈出,明清两代文士武举即达50多人。

    至清末,清溪集镇已有街道24条,街面多为青石板,房屋多为木结构,兼有砖木结构,沿河均为吊脚楼,河街和新正二街等主要街道均为亮一柱式的凉厅街。全镇至今仍然保持着明清时代“两横八纵”的街道格局。

http://s2/middle/4d785f71xa7da5ac76871&690

http://s6/middle/4d785f71xa7da662c7c45&690

http://s1/middle/4d785f71xa7da677cedd0&690

http://s3/middle/4d785f71xa7da696ac962&690

http://s12/middle/4d785f71xa7da6b61f6bb&690

http://s11/middle/4d785f71xa7da6c47ec5a&690

http://s1/middle/4d785f71xa7da6df25d90&690

http://s5/middle/4d785f71xa7da6f3828a4&690

http://s10/middle/4d785f71xa7da703c7a29&690

http://s10/middle/4d785f71xa7da718dd619&690

http://s14/middle/4d785f71xa7da72dd5f8d&690

http://s4/middle/4d785f71xa7da7444dcb3&690

http://s13/middle/4d785f71xa7da75a4083c&690

http://s2/middle/4d785f71xa7da7696f641&690

http://s10/middle/4d785f71x772f725ac129&690

http://s12/middle/4d785f71xa7da78726d7b&690

http://s13/middle/4d785f71xa7da79929d6c&690

http://s11/middle/4d785f71xa7da7a52a00a&690

http://s6/middle/4d785f71xa7da7be59855&690

http://s5/middle/4d785f71xa7da7cb36624&690

 魏氏宗祠:
  清溪镇“长生殿”魏氏民居位于清溪镇建新社区书堂街,坐西北向东南,清代民居,建筑面积 1240平方米。据考为魏氏先祖自江西移入四川所建宅院之一。正厅与后厅各一个天井,两侧厢房连接,周围由古青砖围墙合围,形成二进式院落。东西长40米,南北宽31米。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正厅面阔4柱3间13.75米,进深8柱7间11.7米;后厅开间与正厅对称,进深是4柱3间5.2米。两侧厢房分别为1号院落面阔12柱11间20.5米,进深5柱4间6.55米;2号院落面阔7柱6间18.85米,进深5柱4间6.55米。墙头有素墨花草图饰,宅院布局典雅。民居年代久远,有一定规模,对研究清溪古镇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经济有一定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马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