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舍命之爱
舍命之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94
  • 关注人气:30,7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韵文化建设概述

(2016-11-11 09:44:01)
标签:

杂谈

教育

特色

图片

文化

分类: 水韵文化文件

水韵文化建设概述

文/小舍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学校以王洪升校长为中心的教学团队,根据我校的校名以及地域等特点,多方探究,确定了,以“水”为特色的办学之路。我们称之为“水韵文化”。

我们的办学理念就是“上善若水”,据此我们确定了我们学校的育人目标“水样人生”,我们慢慢的找到了,我们走向成功的规律,那就是我们学校的校训“水到渠成”。“ 行云流水”作为我们的校风,成为我们做事、工作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润物无声”这样水的大德,则成为勉励全体教师的教风,“水滴石穿”的精神成为同学们追求知识的座右铭,是我们汶水小学的学风。
   
    从已有的成果看,我校水韵文化的建设从无到有,由外到里,从虚到实,积小到大,可谓与水的特征非常吻合。王校长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我们引水之善,融入到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形成了我校独具特色的润德、润智、润体三大课程体系,我们称之为“水润课程”。

润德课程包括环境课程、修身课程、水润德育和家校课程。

我们在兼顾润德课程总体布局的同时,重点突出了环境课程的开发,侧重营造水韵文化的育人气氛。环境课程主要概括为“四卷四题一园” “四卷”指学校操场南墙的汶水全景图,实验楼一楼、二楼由学生绘制的“大型百米悬顶生态绘画长卷”,教学楼一楼安全长廊和班级文化长廊。“四题”指实验楼一楼水之识、二楼水之用、三楼水之韵和洗手间文化。“一园”是指“汶水花溪主题花园”。花园,从大门到校园西首的瀑布一共有10个主题景点,有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溪把它们串联在一起,故名“汶水花溪主题花园。”学校大门称为“汶水门”。设计的是一艘迎着朝日正待扬帆的航船,船首造型是一部展开的书卷,船身则为载满知识的书籍。进入学校大门,依次是:畅水池、虚竹桥、五德亭、汲水园、嬉水园、议水园、听水园、观水亭、桐花瀑,共十个景点,点点是水,处处有水,景景讲水。

“润智”课程分为:自主学习课程、写字课程、大阅读课程、学生个性课程、实践课程。

润体课程包括节日课程、特色课程和安全课程。

上述课程的开发和试用,使汶水小学水韵文化建设步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这条探索的路上,我们正满怀期待、信心百倍的的去勾画并实现着我们汶水人更加美好的梦想,这就是我们的“汶水梦”。根据我们的规划,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开发水韵文化的正能量,引导上善之水,全面浸入到润智课堂教学中去。根据前一段时间润智课堂教学模式的打磨,现在集中精力完善水润课堂教学工作,正是“水到渠成”之举。该教学模式是:素养展示(行云流水)——知识衔接(水到渠成)——互动学习(跋山涉水)——当堂检测(源头活水)——拓展延伸(如鱼得水)。

具体的工作方针:在已有校园水韵文化的基础上,如何深入开发水润课程更要符合水的属性特点,才能使水润课程更具水的要素。我们还是要坚持从外到里,由浅入深,徐推慢进,徐润慢泽,由点到面,积水滴成细流,积细流成百溪,积百溪成江河,汇江河成大海。点是若干突破口,滴是探究的若干小成果,细流是学科教学实践若干方法理论积累,百溪是已建成的得到肯定和发表推广的学段,学科或者某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江河是体系成果,大海是各体系全备开发计划完成后的成果!那寻找合适的点,打开突破口,就是我们要做的“三板斧”。

所以水润课程的建设需要端正的态度和认识,需要足够的耐心和耐力去支持,需要全体汶水人不浮不躁的去探究和努力。我们可以采取多点串联式,也可以采取逐点深入式。也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方式。多点就是我们同时找到若干个突破口,分工击破,然后串联成体系。逐点就是一个一个去解决点的问题。最后殊途同归。两者结合呢,就是有选择的优化方法。难题在于点的寻找、选择和突破方法。我们现在的大点是课堂教学,我们的小点是围绕搞好课堂教学渗入水元素的若干环节。如果坚持我上述的由外到里,徐润慢泽的方法:就是水元素进课堂,先从班级水韵文化开始,我们要打造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水润课堂教学气氛。我们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方案《飘起来、戴起来、唱起来——汶水小学班徽、班旗、班歌设计制作大赛》,现在正在推进过程中,电子版已经提交完成,正待审阅定稿。这次设计的核心元素就是水。接下来期中考试结束后根据,各科成绩我们制定了攻克教学当中老大难问题即学困转化问题,我们的方案名称是《提高水平线,学困转化大赛》,简称《提水》活动,正是因为水的启发,我们就能够解决类似的教学短板问题,真正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在若干小点上下功夫,如备课上,组织教学上,教法、学法上,针对性课题研究上等等。我们不是只要水的名堂,我们追求和利用的是上善若水的大善,成为我们汶水小学办学的强大支撑,我们就能走出一条辉煌、成功、卓越的安丘市水韵文化特色办学之路!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