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与镇江北固山

(2010-04-27 16:32:23)
标签:

词人

北固亭

风光北固楼

千古

辛弃疾

镇江

文化

分类: 新作赏析

http://s2/middle/4d77d4d1n8533c4b611e1&690

 

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与镇江北固山

 

宋代出的词人真多,而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苏轼和辛弃疾,他们是豪放派的代表,尤其是辛弃疾是将词人的豪放精神和风格用在爱国上。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他生长在山东沦陷区。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山东农民起义军领袖耿京起来抗金,辛弃疾率领2000人去投奔。次年奉表南归。宋高宗派他任江阴签判,后又任湖北、湖南、江西、浙东安抚使。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由于受到投降派的嫉妒,曾被迫退休两次,在江西上饶、铅山过了20年的闲居生活。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起用他任绍兴府,后改任镇江府,但他恢复中原的愿望仍不能实现,最后又被弹劾回铅山,忧愤而死。他是两宋词人中作词最多,传世就有626首。作词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内容充满着慷慨激昂,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情感。留有《稼轩长短句》,后人编有《稼轩词编年笺注》和《辛稼轩诗文抄存》,其中他在越州、杭州、润州(镇江)、信州诸作编成第六卷。

在镇江写的词影响很大的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另一首是《南乡子·望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千古江山”和“何处望神州?”句,写作者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充满爱国热情,直到晚年还有流露。这是因为他处在一个民族矛盾极为尖锐的时代,他的词作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于其说,他写北固山的景,到不如说他写的企盼国家有个好的领袖人物,使国家兴旺振兴起来。

在写这些词时,有一段佳话,不妨在此说说。1205年,辛弃疾已年逾花甲,仍然出任镇江知府,公事之余,喜与朋友论词。有一次他请朋友品酒赏词。岳飞的孙子——岳珂在场。辛弃疾在宴会上吟他早年填写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我见青山多妖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接着辛弃疾又命歌妓唱他的新作,就是上述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亲自击节助兴。歌罢,他要求客人提意见。来客碍于情面,只是客套一番。唯有岳珂年少气盛,大胆提问说:“您老的旧作气势宏伟,可谓雄视当今,只是头尾两部分的警句似乎有些雷同,至于新作一气连用了四个典故,是否太多了一些?”辛弃疾听了,眼睛一亮,特地起身为岳珂斟上一杯酒,高兴地对大家说:“岳公子可真是眼明语快,直爽地指出了我的老毛病呵!”年轻人敢于对老作家的作品提意见,而老作家又虚心诚恳地接受。

从上述的两首词,似乎前者是“永遇乐”,后者是“南乡子”,两者除词牌不同外,同写镇江北固亭,手法是否有些不同?如有不同,那是辛弃疾真是接受了岳珂的意见。如果没有改进,那也应当原谅辛老。因为一个人写作风格的形成和改变非一朝一夕的事。“岳珂摘疵”与“辛老虚心”均是古文坛上的佳话,是现代文人学习的楷模。

辛弃疾首先是一个爱国者,然后是一个大词人,他是把词当作战斗的武器。在他的词中,抗金御敌、收复失地,是重要的内容和中心主题。他奔走呼号50年,常以英雄自许和以英雄许人的报国豪情,洋溢于他的词的字里行间。他酒醉里,睡梦里,都在用兵打仗,指挥杀敌,立功报国,表现出他的挽救国家危亡的雄心壮志。由此,使他的词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就是由自古至今的诸如辛弃疾这样的志士仁人传承下来的,形成了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永不屈服地屹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我们应当感谢辛弃疾这样的文人,在精神上哺育了我们这些后代。我们要学习他的深刻的文化思想和高超的文学艺术,而且更应当学习他做人的高尚品格。

2010年4月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