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教学教研及教学考核的几点思考

(2015-09-22 20:53:15)
标签:

教育

对教学教研及教学考核的几点思考

一、促进学校课堂结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完善哪些考核、考评机制?

首先是校长要充分重视考核、考评对促进学校课堂结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作用。

其次是要完善几个重要考评环节:

1、对课前教学准备的考评要加强

2、对教学的目标意识的考评要加强

3、对学生有效活动的时间和方式的考评要加强

4、对作业的批阅和辅导的考评要加强

5、对教学反思的考评要加强

以上几个方面均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紧密相关。

二、教体局对学区、学校现行的考核方案有哪些需要修改和完善?

县教体局现行方案内容完善,可行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

建议一:为使考核更加公平,在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考核时,应将加分部分的考核分值放到对学区的教育目标考核中去,比如:各类特色创建加分、部分活动奖励加分等。因为大部分活动是教体局直接安排给某些学校的,规模小的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大的学校、偏远的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参加或展示的机会。这样,对于大部分考试成绩优秀的学校,由于加分少或者没有加分,教育质量考核也会落在后面,这样就导致了考核的不公平,更挫伤了大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建议二:教体局可否制订学校副校长、中层干部的奖励性绩效考核方案,由学区执行考核,从而尽量减少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

建议三:加强小规模学校干部的配备,除校长外至少配备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兼安全办主任)、总务主任。这样,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调动部分年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建议四:对学校教师的调动能否在秋季开校前完成,对学校副校长、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能否在春季的期末进行。这样确保秋季能正常开学,并确保秋季开学的教学秩序正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对教研室的教研服务工作有哪些建议?

建议一:县教研室抵制或减少那些路途远、缴费昂贵、对教师成长作用不大的培训,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或学生急需突破的或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培训和指导,更欢迎县教研室的各位领导、教研员到学校现场指导,现身说法。

建议二:完善“统考管理平台”,公开学籍人数,准确核定学校考核人数的基数。学校考核基数初一秋按学籍人数扣减1%进行考核,初一春季扣减2%进行考核,初二秋扣减3%进行考核,初二春季扣减4%进行考核,初三秋扣减5%进行考核,初三春季扣减6%进行考核,同时县内或市内转入转出正常加减基数,其余异动入增加基数,异动出不减基数。由于考核基数严重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考核、学校教师学期岗位考核优秀指标的分配、教师学期岗位业绩的考核、学校校长业绩的考核等,尽可能准确核定考核基数能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学校领导、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建议三:完善“统考管理平台”,建议特优生、A1A2BC优生均按照上年度市下达的招生计划(台中2200*70%=1540人、芦中、一中、塔观西)的指令性人数进行统计,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指导性,便于各学校分析教学情况及指导学生报考等。

建议四:县教研室无论是平时定时作业检测还是期末考试,建议考试时间、试卷题量、版面设计、题型结构,试题分值、题卷与答卷的安排都与中考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各初中校从初一开始就准确地建立学生的成绩档案,到中考报名时更有指导性;有利于各初中校平时的拔优辅差工作更有针对性;学生更早地进行中考应试训练,有利于学生在中考中发挥出好的水平,因为现在中考时学生总说时间不够、试题难了等,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平时严格、正规的中考应试训练不够造成的。

建议五:教研室向市教科所建议,初三中考物理与化学,历史与政治可以同堂考试,但一定要分科统分,便于学校准确地考核教师,也便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建议六:希望教研室加强对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教导主任的培训,因为教导主任虽然都是教学骨干,但如何管理教学,怎样提高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等能力还有待通过学习、培训来进一步提高。

建议七:初中教学质量考核时,要将小学入口与初三出口的变化幅度进行考核(原考核为初三占70%,初二占20%,初一占10%),以尽可能做到考核的公平、公正。因为有的地方,小学六年级考试考核在全县前一、二名或其它位次,到了初中就大幅度下降,究竟是小学六年级成绩有问题,还是初中校长、教师工作能力有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如果这里面有为了个人的政治前途或一时的荣誉而人为地弄虚作假的因素,那就真是在误人子弟。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因素造成考核的不公,非常有必要将小学入口与初三出口的变化幅度进行考核。

以上仅属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