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视导反思
(2014-06-05 20:43:45)
标签:
教育 |
教学常规视导反思
前几日,和学区领导视导几所小学的教学常规,感慨颇多,现梳理如下。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以打印文稿为主,但从其格式、字体和内容来看,基本上都是网上下载,且几乎没有修改或者甚少修改。从使用来看,有少量勾画的符号和批注,但多为应付检查而作。有教学反思,但普遍肤浅,或仅是教学过程的概括,或仅为问题的陈述,而缺少对问题的分析及改进策略的制订。
有个别学校要求新上岗老师手写教学设计,但从其内容来看,可能主要是以抄写为主,且书写潦草。
(二)作业批改
较多教师批改符号和评语不工整,有使用大勾的情况,相当多的教师未批注批阅时间;普遍缺少批语,作文批语过于成人化;个别学科抄题较多,有几位语 文老师布置的抄写作业多,还有机械抄写的情况,如有位老师要求学生将“上课铃响后,无论有无老师我都要保持安静”抄写50次;学生普遍书写质量差,书写潦草、不规范;纠错不及时不规范,有未改错或改错时未保留原做题痕迹情况。
(三)进修情况
听课记录项目填写不完整,评价反思不深入;学习记录主要是群众路线教育记录、政治学习记录、会议记录等,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基本上没有或用过去学习记录代替。
(四)其它资料
《班务工作手册》、《德育手册》填写不完整,缺少反思,对改进工作帮助不大;《活动课教案》简略或用过去的代替;《辅导记录》《作业批改》简略。
(五)其它问题
二、反思:灾后重建学校漂亮,设备设施添置,特岗教师加入,人员结构优化,工资有些增长(当然和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期望的差距还比较大),然而,所有这一切是否用好了?是否改变了教育者的观念?是否真正提高了教育者的管理、教育教学水平?这很难说。
三、原因分析:
(一)教育行政部门并未树立真正地为教育服务的理念,其对教育的管理以命令、发文件、发资料为主,学校教育为了应付各种检查疲于奔命。从某种角度说,如果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指手划脚了,说不定中国的教育就静下心来了,就真的有希望了,说不定就能够出大师了。
(二)校长带动作用差
很多校长情趣低下,常以牌打得好为荣。经常在老师、行政领导面前吹嘘他的牌技如何之好,赌注如何之大,又赢了多少,又输了多少等等。因而导致在平时工作中,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1、对教学不重视
安全、稳定成为学校工作的主要方面,校长则成为箍桶匠、维持会长,只要安全稳定不出问题,则得过且过。
2、没有带动作用
教不来书,对教育教学规律不懂,又不愿意学习,一年都难得读一本书。
有个学校的报纸、九本《四川教育》、《人民教育》全部堆放在房间一角,校长还逐一列举学校订了那些资料,当然有很多是相关部门强行摊派的,但如何利用这些资料,是发下来就放在角落,然后等到卖废纸吗?
不亲临一线视察,不听课,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凭心想,想起一头就是一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3、缺乏对学校教育与发展的整体规划,对教育没有任何的研究,当天和尚撞天钟。
(三)教师缺乏进取心
教师普遍缺乏进取心,学校应从这几个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引领和培训:
1、与几个名家为师
2、注意反思
3、加强学习
4、加入研究团队,如“新教育实验”、“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全国班级联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