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张晓峰的《宇宙的裂缝--一个修禅者的科学观》

(2015-12-08 22:16:06)
标签:

张晓峰

宇宙队裂缝

修禅

科学观

文化

分类: 言如玉轩
    这两天用业余时间把刚买的张晓峰的新书《宇宙的裂缝---一个修禅者的科学观》快看完了。
    这是一本近年少见的智慧之作。作者和我们一样是个毫无名气的普通人,我仅是在他的博客上读到了关于他的文章介绍才去当当网买了这本书。但没有名气并不影响他著述的深度和广度。读这本书,常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激动和狂喜之感。尤其是前四章,字字珠玑,每一页都被我画上无数记号来表达我的赞同和文字对我的启示和警示作用。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有新意,但同时又与我们现有的对宇宙、对世界的认识高度契合,甚至与我刚读到的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的书上某些观点、以及六级试卷上的一些读写、听力文章上论述的的新发现都不谋而合。读这样的书能深化和净化我们的思想,扩展我们的人生格局。
    人是需要思考的动物,对生命的本质、对我们生活的世界、对这个世界所处的宇宙我们了解多少?无论是科学、宗教还是玄学都在探索这个问题,探索各个流派所认为的真理。这本书就是从这三方面探索真理,简单明了,不需要多大的悟性和科学基础就能读得兴味盎然。
    在此,摘录一些我认为能给人启发的好句子与大家分享,也防备将来遗忘:
    1. 宇宙的真相是什么?是空性、是天人合一。这是人类文化的极点,把握这个极点就是把握一切。
    2. 内心有什么结构,外在才会有什么现象,内在和外在是对应关系。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外部命运,其实只要改变自己的内在认识,届时,外部环境也会水到渠成发生变化。
    3. 我们的内心里有宇宙,我们的眼睛里有宇宙,我们的思维里有宇宙,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梵我合一、天人合一、物我合一这些含义都是一个指向,这就是宇宙大同。
    4. 人类所有的矛盾只有一种方式可以解决,就是交流和沟通,这本就是宇宙和生命存在的法则。
    5. 西方文化是以人为中心去研究天地和物质的变化(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主观态度,以征服者的态度去面对一切;东方文化则是“天人合一”,“天地君亲师”指的是从天地万物再到人,人的价值要顺应天地。
    6. 如果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存在的意义,只需安安静静地看着每一个起起落落的瞬间,这样修与不修都已经得道了。
    7. 无为指的是宇宙本体的规律,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我们要顺天承意。无为是不刻意而为。如果我们能放下过多对生命的执着、对欲望的渴求,这就是无为;如果只是刻意去避开尘世的生活,或者将不思进取解读成无为,这还是有为。说到底,无为是顺势而为。
    8. 一切的智慧来源于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这是智慧的源头,所以孔子才可以“吾道一以贯之”。
    9. 在意识和潜意识外还有一种成分,就是元意识,这是人或者生命最基本的不变元素,是核心意识。它把宇宙和人联系到了一起。元意识就是我们的“灵魂”,一个永远保持年轻、充满动力的灵魂。
    10. 灵性每个人都有,只是不见得能被感知出来。一个不太固执的人,会有比较多的灵性;女人和小孩以及幼稚的人通常比普通成年男人有灵性;一个很安静的人会有灵性。
    11. 培养直觉和灵性,需要开放和宽厚的心态,一颗阳光又感恩的心就是自己的神灵。
    12. 元意识被剥离的感觉为什么很舒服呢?因为本体的和谐感才是生命最极致的快乐源泉。
    13. “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才是圆融智慧。
    14. 一个彻底的明悟者可以在任何一瞬间找到宇宙大同的法则,可以在滚滚红尘中修炼思维的广阔,可以在世间的生活中体验到永恒的存在。
    15. 如果想提升自己,最需要的就是安静,只有让自己常常保持宁静的状态,让元意识和情绪分离,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解读才能比较达观。
16. 艺术是智慧和聪明结合的最高形式,艺术创作就是在享受生命的激情,这是任何宇宙交合的唯美形式,是上帝的精灵在生活中的闪现。
17. 古语说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得志、飞来横财、出生豪门。”

18. 爱任何一件事或任何一个人都是将自己消融,让自我和爱的对象融合而换得失去自我的快乐。爱其实就是让自己成为被爱的一部分,爱就是要学会舍弃小我,打破原有的均衡,让自我消融在更大的社会体系之中,让更多的能量滋养自我。
19. 生命意义的三个层次:其一是体验的多样化,其二是体验的清晰化,其三是顺应社会的潮流。
20. 传统中华文化有一种说法:“一命二运三德四读书五风水。”
21. 欧阳修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22. 一个有信仰的人,有理想追求的人会有比较好的命运,因为他们有神的护佑。神就是自己的元意识。
23. 佛就是宇宙,佛法就是宇宙之法,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24. 孙子说:“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25. 一个人能力高低在于做某件事上注意力是否集中。如果注意力到达一定境界,就可以发挥人的潜能,做一些平常做不了的事。
26. 不要刻意地去做一些为善而善的事,如果能心怀喜悦地去做善事,不能以打开心量为目的,这样的善举是没有多大效果的。
27. “大道至简”,无相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颗时时刻刻当下的心,一颗纯净的心,一颗幼稚的心,才是禅的最高境界。
28. 佛法的根本旨意不是教育大众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有能力的品德高尚的人,而是使其获得一颗清净明悟的心。
29. “坐亦禅,行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30. 本体的不变、外相的无常才是人和宇宙的根本。佛法最大的遗憾就是否定生命的多姿多彩。
31. 生活充实快乐的人不必修道。修与不修其实都是在修,自然的法则才是最大的修为,如果可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何必修行呢?
3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呼吸来时时刻刻保持修行的状态,借用清晰和流畅的呼吸做参照物而保持觉察,比普通的觉察更有效。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人如果心态宽容,淡定平和,那么他一定可以健康长寿。
33. 修道之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得道之人有三个标准:卑微、虔诚、真诚。
34. 《易经》有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隧通天下之故”。《易经》是人内心寂静后与天地相通的感悟。这就是元意识的智慧凸显。
35. 内心的宁静才是智慧的源头,故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则吾以观复”。
    还有两章,关于中医、相学、八字和风水还没看。先做个总结,如果那两章写得好,再做一次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