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2021-11-29 11:55:05)
标签:

教育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我们所做的教师研训,基于教师成长所需,聚焦课堂课程,聚焦问题导向,聚焦教师专业提升,聚焦教师观念更新。听毕,能让教师有所顿悟,有所思考,有所改变,有所获得。对于有心人来说,今天的研训是有益的,是入心的,是面向更好未来的,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教师研训。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邱怡老师的讲座:《名师工作室与学科建设路径构建》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王婧老师的讲座:《中小贯穿看课程,减负提质思育人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郝强主席的美术讲座:版画欣赏及美术教师创作指导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组织者也非常用心:用笔、用纸、用餐、间隙点心、签到等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专注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用心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体悟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记录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入心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交流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小议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收获满满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思索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汲取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美术团队会后留念


学员学习心得选录:

打破惯性才能有更大突破

刘洋洋/光明第二中学 

每个人都会存在自己的认知边界,殊不知,妨碍我们成长的,就是一直保护着我们的认知边界本次培训两个主题带给我很多启发,一是教学上的思考,另一方面是美术创作上的启发。

王婧老师分享的几个教学案例,让我深刻意识到研读教材的重要性,哪怕只是上一节初中美术课,也可以通过对小学阶段教材的充分了解,为该课的设计提供宝贵资源。在学生作业设计上,多多开动脑筋,因地制宜选材,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王婧老师反复强调,美术课要有美术老师自己的思想体现其中,每一次备课都应在自己前一次备课的基础上求异、求新这让我感触颇深,因为自己在平时教学中极容易陷模式化的“套路”,没有静下心来思考教学设计的新可能,就容易失去激情,越教越没有趣味。另外,王婧老师说,教学尽量用最简单的方法去有效解决教学问题,示范的时候不要示范过程而是出方法,这两点也让我醍醐灌顶,有时候我们备课往往太多,就容易陷入思维怪圈,认为“越复杂、越有深度”课程就会显得“精彩”,殊不知一节课关键在于是否有效解决教学问题,更关键的在于“教师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简便、易行、高效”。而在示范上,教给学生方法比演示一作品的诞生过程更容易让学生保持创新能力,不至于陷入“教师示范作品模板化产出”的象。

在郝强老师的分享中,我学会了分辨“习作”与“创作”的区别,明白真正的创作必然是大量习作基础,对个人价值观、思想、情绪等的提炼与艺术处理。作品若要呈现自己的个性,可以通过“指向性涂鸦”来实现,即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按自己的表现方式反复“涂抹”,逐渐呈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

人,只有不断突破自我的舒适区,才能破而后立,才能成长。毋庸置疑,今天的培训内容非常接地气,紧贴我们教学专业所需,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和创作上,将今天所学的理论悟化”并“物化”,真正融入实践操作中去,相信并期待自己能够在未来有所突破。

20211128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刘洋洋老师(图右一)在认真听讲


客观、主观与经验

                            ——听艺术家郝强讲座所思

马田小学/朱子鼎

作为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做好教学,即使我们去画画,它也只是工作后的放松或者说是享受,所以,就不会过多关注绘画的主题。

从学校毕业以后,我接触最多的就是普通的美术教师,与真正的艺术家相比较,普通美术教师在创作意识上是有局限的,甚至可以说是缺乏创作意识的,所以,我们画面呈现的基本是客观表现方法加眼睛所见到的事实,而不大会去表现自己的主观想象。这跟我们的认识有关联以往学习经历喜好很大的关联,也跟观看经验有很大的关联

今天听了郝老师的讲座,改变了我对创作的认识,即对主题创作认识由客观的再现到主观的表现。对于喜欢写实、追求笔墨变化的我来说,笔墨与写实是无法丢的,也不想丢下。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就是绘画的主题表达要清晰,画面的安排上要做到主观呈现,而不是客观地描绘,画中所有的事物都要集中表达主题,将这个主题放大呈现出来。

当然,功夫在画外。我们应多阅读艺术类、哲学类、文学类的书籍,了解美术史,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分析,通过大量阅读,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重新架构自己的画面。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朱子鼎老师在听课中

立足课堂为者,与时俱进自然

——2021年光明区中小学美育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有感

卢光军/马田小学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抛弃。11月28日,光明区中小学美育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的两场讲座,让我收获满满。

罗湖区美术教研员王婧老师的《减负提质话课程,中小衔接思育人》讲座,从一堂比赛课开始,讲述了她在20年教学生涯中,立足课堂,不断反思总结,实践探索,不断挖掘素材,巧妙运用教材。她总结出美术课堂,要给学生以方法,给学生以探索机会,给学生以生活美育的情境这三个教学理念。让听者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反思自己19年的教学,缺少的正是这种总结提炼能力和大胆尝试的精神,不敢越雷池一步。前几天在跟团队骨干张曼老师讨论课的时候,我们也曾聊起打破固定模式,大胆探索的想法,听了王老师的讲座,让我这个想法更加明确,我也将会和我团队的小伙伴们继续探索和研究,立足课堂,加强研究,为光明美育尽一份力。

郝强老师的讲座,则从专业创作方面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我们很多老师都是处在一种习作式的练习中,主要精力都是放在基本功和技法的训练上,忽略了主观感受,画出来的作品基本都是习作,跟艺术关系不大。郝老师通过对老师们作品的点评,让老师们明白了功夫在画外”的意思。一幅作品的诞生,必然经过大量的实践,所以平时训练中的指向性涂鸦必不可少。这也让我想起之前听马顺先老师讲座时候所说的:不能因为自己的技法还不够成熟,就不敢尝试创作,一味模仿别人,始终是走不出来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美育工作者,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也怀揣着艺术创作的梦想,必须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也要不断思考总结,才能做到: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做有效培训,为前行明灯
听课中的卢光军老师

2021年光明区中小学美育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心得体会

刘彦辰/公明第二小学

    20211128日,有幸参加了2021年光明区中小学美育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活动邀请到广东省音乐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邱怡。邱老师就“音乐教育教什么”进行分享,三小时的讲座干货满满,令到场的音乐教师收获良多。

邱老师从音乐教育的功能与作用、音乐教育的内容与目标、实践音乐教学内容的步骤与方法等三个角度解读音乐教育,讲解由理论到实践,引人入胜。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讲座中,邱怡老师借五个课例分享出的教学理念与思维。

1.体验为先

邱老师分享的课堂实例,刷新了大家对“体验为先”教学方法的认识。她将“体验为先”真正贯彻到了整个音乐课堂教学中,以模拟上课结合说课的方式带大家感受,如何将“音乐体验”与理解总结更好地串联起来,拓展了大家的备课思维与理念。

2.生歌变熟歌,熟歌学本领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邱怡老师强调,学唱歌曲一定是在反复聆听的前提下进行。在新歌学习中要保证“生歌变熟歌,熟歌学本领”,让学生以各种方式体验音乐的同时先熟悉歌曲,再从中理解学习到的音乐知识。

3.以钻研之心,打造高效课堂

邱怡老师分享道,音乐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旋律感,包括音高感、节奏感和结构感。教学设计中的每个教学步骤都应围绕当堂课的目标,有效率地去解决难点,这需要教师在背后不断地钻研教学方法,舍弃过去老套的繁杂步骤,善于去挖掘最新最高效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课堂。

总之,音乐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终生喜欢音乐为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