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绘光明”暨光明新区第五届中小学生视觉艺术作品展

标签:
艺术教育校园六一儿童节六一书画展 |
前
缤纷多彩季,艺蕾朵朵开。今天,我们迎来了光明新区第五届中小学生视觉艺术作品展。
屈指算来,由光明新区文体教育局主办、光明新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承办、光明新区文化馆协办的本项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如今,它已成为新区广大学子展示艺术才能的重要舞台,也是透视各个学校艺术教育成就的主要窗口。每年上半年,我们以“六一”为契机,以“童心绘光明”为主题,举办“光明新区中小学生视觉艺术作品展”,旨在鼓励孩子们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以自己的立场和视角去品视生活之美,感受艺术存在,创作具有童真童趣的动人画卷。而每年下半年,我们开展“光明新区中小学师生现场写生大赛”(活动至今已举办四届),倡导师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以此培养师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并期望在真切的艺术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因为用心,因为执著,这两项活动已成为新区艺术教育的传统品牌项目。
艺术教育工作的推进从来都不是口号喊出来的,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需要决策部门有正确的方向指引和政策保障,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明晰自身的不足与潜能,需要我们每一位艺术教育工作者能具教育情怀、光明情怀,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扎扎实实去做,创造性地去做。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美术课堂教学的规范管理,强化了美术课题的研究与美术课程的开发,值得说明的是,我们通过对地方教育资源系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将所得成果与学生的艺术教育相联系,与美术教师的教学教研、专业提升相联系,创造出鲜明的区域美术教育特色。《地方教育资源与美术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等区级重大课题的开展,极大提升了新区美术教师的教研能力,而通过“童心绘光明”、“寻找光明的记忆”、“走进社区绘光明”、“光明新区中小学美术(乡土)课例创编征集活动”等新思路、新做法,我们整理出大量的具有教育教研价值的文本资料,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也使得不少成果转化成鲜活的美术课程,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特色创建工作,《中国中小学美术》、《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宝安日报》等报刊对新区美术教育的不懈探索给予广泛报道。2014年5月29日,光明新区实验学校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授予“广东省中小学摄影特色教学与摄影实验基地”;2015年1月21日,经广东省教育学会美术研究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批准,楼村小学成为深圳市首家“广东省色粉画教学实验基地”,色粉画校本课程被评为2015年度深圳市首批“好课程”;2016年12月9日,玉律小学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授予“广东省水墨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学校编写的《水墨》校本教材得到众多专家好评;而公明中学的布艺画创作更是厚积薄发,学校的布艺画教学被遴选为2016年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2017年5月12日,创意布艺工作室代表深圳特色艺术教育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艺术教育展,受到广泛关注和赞誉。另外,随着公明第一小学的水墨(2017年5月12日,“墨趣润童心”公明第一小学水墨教学成果展在新区文化馆开幕)、公明第二小学的丙烯画(2015年1月,公明第二小学“绽放的美丽”师生书画教育成果展在新区文化馆举行)、光明小学的版画(被评为光明新区2016年“好课程”)、东周小学的科幻画、下村小学的漫画等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光明新区的艺术教育己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同时,在深圳市中小学美术优质课评比、深圳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技能大赛、深圳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深圳市中小学美术节、广东省中小学艺术展演等重要展赛活动中,新区的美术教师及学生也取得了一项项一等奖的佳绩!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新区的书法教育也取得长足进步,以长圳学校、玉律小学为代表的一批学校在书法教学与书法特色创建中已取得宝贵经验。
此次展览,我们除了倡导孩子们继续“绘光明”之外,还引导他们把视角转向校园,开展“艺绘校园”活动,让手中的画笔及情感更多触及到自己的学习成长之地,这也是本次展览较突出的一个亮点和变化。
“童心绘光明”活动的开展,不是一项孤立的展览活动或艺术行为,它是新区美术教育多元性、开放性和独特性的表现,是为推动新区美术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构建出提升师生审美素养与地方教育资源相互渗透的新模式,升华了新区艺术教育的品质,丰富了新区艺术教育的内涵。筑梦路上,我们用出色的行动诠释“成事成人”,基于此,我们应为自己的坚持和探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