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沙印象

标签:
岜沙旅游文化 |
早就想去岜沙了,今年暑期终于成行。
“岜”读“bia”,第一声,很稀缺的读音,就像岜沙这个地方。
岜沙,苗语中具“草木茂密丰盛”之意。位于都柳河畔、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岜沙,有“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之称(其持枪获得中国公安部特别批准)。让我惊奇的是,岜沙距贵州省从江县城仅7.5公里,却依旧保留着古代发式、镰刀剃头、简约婚俗、树葬等浓郁的古代遗风,也难怪岜沙被民俗学者称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目前,岜沙有五个寨(大寨、宰戈新寨、大榕坡新寨、王家寨和宰庄寨),共计470余户2200余人,有滚、易、贾、王、吴等12个姓氏,其中“滚”为岜沙的大姓。在那里我们遇到了身材魁梧、德高望重的老苗王滚拉旺,他早年曾在河北、山西等地当过兵,所以走路潇潇洒洒,普通话说得顺顺流流,问他贵姓,他不无幽默地说:“姓滚,滚蛋的滚!”晚上,我们约老苗王一起饮酒,尽聊岜沙文化,一直畅谈到深夜。
据说,当年蚩尤与黄帝征战逐鹿,失败被杀,其兄弟便率残部向西南地区撤退,岜沙苗族的先祖就是迁徙的先头部队。岜沙人是一个以树为神的部落,拜树不是原始宗教的自然物崇拜,而是一种惊人的生命哲学。在这里世代沿袭着树葬的习俗,每当村子里有小孩子出生,父母便会为孩子种下一片树林,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就在这片林中选一棵长相最好的树作为孩子的生命树。而村子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那棵生命树,每个人都会时时来祭拜属于自己的生命树,直至生命终结。那时村民们便齐力砍下这棵生命树做成棺材,然后在下葬的地方再种一下棵树,以此作为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所以在岜沙没有坟墓,有的只是成片成片的树林,而每棵树下都是一个正在安睡的灵魂。
岜沙人的装束是独特的。男人们上身穿无领左衽铜扣青衣,下着直筒抿腰大管青布裤,像青树皮,赤足。出门时腰挂旱烟袋,火药葫芦、铁沙袋及砍柴开路的砍刀,除此之外,芭莎男人腰间还有一条条漂亮的绣花信物,那是喜欢他的姑娘送的,腰上挂几条,就说明有几个姑娘喜欢。一般结婚后,男人就不再佩戴,担心妻子吃醋不满。
男人们是寨子的脊梁,他们鸟枪不离肩,猎狗跟后走,仿佛古代武士。在这一身古代部落武士装扮中,最为特别的便是他们的头饰,岜沙男人的发髻是他们与其他支系相区别的最重要的标志,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岜沙的男孩一生下来,不能随便洗头、梳头,更不能随便剃发、剪发,等到16岁时,要举行一种古老的成年仪式,苗语称之为“达给”。鬼师们挥舞着巨大的镰刀(平日村民用来割草的普通镰刀)把他们的一头长发统统剃去,只留下最中央的一撮,梳成高高的“苗鬏鬏(jiu)”,称为“户棍”。从此以后,他们背上父亲为他打造的猎枪,变成一名枪手、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们才有资格跳花坡、吹芦笙、游方(旧称“摇马郎”,是黔东南苗族青年男女公开的社交、择伴和娱乐活动方式)、结婚以及生儿育女。
岜沙女人的装束也很特别,她们的上装为对襟无领无扣紧身小袖衣,袖口衣摆均装饰有花带,内穿蜡染围胸,下穿蜡染百褶裙,左右两边装饰以红绿白布条,套蜡染脚笼。女人们将五颜六色拼接成的菱形图案的衣裙,裸露于发亮的枣红色的土布衣裤之外,并在小腿部套上刺绣的饰套,在她们的项上及手腕上,配以粗重的银项圈及银手镯,十分耀眼。
岜沙人热情好客,每逢客人驾临都要吹芦笙、敬米酒、朝天鸣枪,打开寨门迎接宾客。自从入选“地球上最神秘的21个原生态部落”后,岜沙的表演队也跟着红火了起来。在寨子的芦笙堂,我们观看了岜沙人朴素而热烈的表演,放火枪和吹芦笙是很特别的节目,在表演的队伍中,我一眼就看到一位气质非凡的人,后来得知他就是传说中的滚元亮(央视对他进行过专题报道),一位身高不足1.5米,却有着岜沙男子特有的质朴、彪悍,甚至有些许狡黠的男人。多才多艺的他因在村寨威信高,被推选为表演队队长,有岜沙“枪手王”之称。
岜沙人酷爱荡秋千,荡秋千既是他们的娱乐体育活动,也是岜沙未婚男女独特的谈情说爱方式,每年农历六月“吃新节”期间,姑娘们盛装打扮,悠闲自得地在林子里荡秋千,等着小伙子到来,当小伙子们出现后,姑娘们把秋千荡得老高,同时眼睛向下面的小伙子们频送秋波,如果哪个小伙子被打动,就会跳上秋千一起荡,荡得越高越久说明她们已情投意合,情到深处事姑娘小伙便跳下秋千手挽手走进森林深处……
在岜沙,男女恋爱无所顾忌。每逢春种秋收,岜沙苗寨特有的“闹姑娘”就拉开序幕,年轻男女结伴相约,白天他们互相帮忙插秧收稻,晚上则聚在被帮助主人的吊脚楼里唱歌、喝酒、抱姑娘。一个小伙可同时抱几个姑娘,而姑娘也乐意让小伙子们抱,被抱得越多就表示会有许多小伙子想要娶她。在岜沙,没被小伙子抱过的姑娘是很丢人的,而被外乡来的小伙子抱过的姑娘,就算是极具魅力了!
岜沙人婚礼也很独特。婚礼当天,家族里所有的男人都要来喝酒,但新郎必须到山下去喂牛放羊,到晚上才能回家,由此可见岜沙人含蓄丰富的情感世界。
初到岜沙,若你与那里的孩子拍照,他们会跟你索要“小费”,有的游客会因此而厌烦。其实,这些孩子非常单纯善良,在岜沙的日子里,我常与他们聊天嬉戏,而每每看到我,他们也会热情地迎上来说笑。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并不喜欢村子里蜂拥的人流车流,似是打破了他们宁静的生活。在我们即将离开的那天上午,寨子里一阵骚动,表演队也罢演了,据说是开发商要“改造”他们的寨子,要在寨子周围大兴土木。想想看,一个被现代化包装的岜沙会是什么样呢?这一点,岜沙村民很清楚,他们的阻止不无道理。但,他们能顶得住吗?
我不禁为岜沙的未来担忧……
末了,提醒诸位:若去岜沙,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