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儿童画辅导生活儿童特性借鉴快乐绘画教育 |
小议儿童绘画辅导
冯英杰/文
到深圳教书已经十六年了,这十六年中,我辅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书画比赛中获奖数百人次,比如全国中小学生漫画赛一、二、三等奖,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一、二、三等奖,深圳市首届视觉艺术大赛金银铜奖,南山国际儿童艺术文化周现场写生金奖,深港少儿书画赛特等奖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孩子们天生的聪慧,也得益于今天素质教育下良好的育人环境。今天,本着不说大话,说实话的原则,就自己在美术教学辅导中的一些体会及感想简列如下。
《吃火锅》作者:曹一平(9岁)辅导:冯英杰
先说生活:作品生活化是我辅导儿童绘画的所谓“经验”之一。艺术离不开生活,生活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源泉。在平日儿童绘画的辅导过程中,我倡导学生要学会关注生活,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与趣,学会用线条、形状、色彩、图案、纹理等绘画语言来表现五彩缤纷的生活。
关注生活,就要学会观察。观察是创造和创新的前提及基础,是有目的、有思想进行的视觉感悟活动。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生活”很近,似乎又很远,这从他们平日的绘画作品中可见一斑:概念式的人物形象,固定化的表现内容,千篇一律,了无新意,这恰是缺乏正确观察的反映。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以“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充分说明观察对于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学会观察,养成善于关注周围生活环境的好习惯,具备了用画笔恣意表现生活的胆性,涵育出艺术生活、快乐成长的素养,那么,我相信,他们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表现能力及审美意识都会得到有效地加强和提升。
《童话森林》作者:武楚荷(9岁)辅导:冯英杰
谈谈儿童特性: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教育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遗产,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儿童绘画辅导亦应贯彻这一教育理念。对于儿童来说,绘画只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对世界理解的一种手段,是儿童心智和心绪的自然流露。我们进行儿童绘画的辅导,其根本价值在于促进儿童的发展,提高儿童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悟。所以,我们在引导、交流、评价儿童绘画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儿童的年龄阶段特性,以发展的眼光去面对学生,以不老的童心去呵护学生。这样,教师既能站在一定的学识高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又能以一种平等、切实的姿态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去。教得自然,学亦欣然。这是我们进行儿童绘画辅导理应达到的境地。
《梦中世界》作者:武彤峻(5岁)辅导:冯英杰
说说借鉴:借鉴是绘画艺术的主要基础之一,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学习形式之一。借鉴不是“拿来”, 不是人云亦云,不是无条件的全盘照搬。借鉴需要我们带着脑子去辨析摄取,也就是人常说的“吸其精华,归我所用”。譬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这幅作品的构图,学习那幅作品的表现方法,也可以糅合各个不同画种的表现特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懂得借鉴,就会为自己打开一扇扇的艺术窗口,就会不自觉地丰富自己的绘画表现,为自己的绘画创作汇聚出源源不断的艺术养料。我曾根据儿童的喜好和成长特性,鼓励他们借鉴漫画作品中夸张妙趣的特点,大胆生动地去处理画面,效果颇佳。“借我一双慧眼,还你一片灿烂!”就是这样,让孩子们在继承中学习,在借鉴中丰满自己。少儿美术教学中常有“大师画我也画”的学习课程,其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向大师学习,敢于踏在大师的肩上去攀登创造。
《快乐涂抹》作者:施彦含(5岁)辅导:冯英杰
快乐绘画:绘画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来说。然而,我们的儿童绘画辅导往往带有功利性的色彩,繁多的书画杯赛、节庆展览,让孩子们疲于奔命。那些成人化的笔触,概念式的形象,固化的思维和构图,野蛮地摧蚀着儿童的绘画天性。孩子们为“赛”而画!为“展”而俯身捉笔!整日被“奖”牵着鼻子走,哪还体会得到快乐的色线飞舞?!哪还能体现出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今天儿童绘画教育的痼疾所在。诚然,儿童绘画离不开专业知识和绘画技能的学习,但这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赏识孩子们以“玩”的心态去进行绘画创作。我想,当孩子们能够以轻松的心态,愉悦地勾画线条,玩转色彩,那该是他们最惬意的成长经历了。但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引领孩子快乐绘画的智者良师。
《足球小宝贝》作者:陈安丽(9岁)辅导:冯英杰
窃以为,一幅优秀的儿童绘画作品,一定是孩子快乐、自由绘就的,它或许有所借鉴,但一定散发着孩童特有的艺术情趣,它或许来自于生活,但一定比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