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志如钢铁
志如钢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934
  • 关注人气:4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教育的新理念:“毅力”也许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

(2019-09-14 10:16:52)
标签:

转载

分类: 积极心理学与幸福
非常感谢彭凯平教授!不断地给予我们更多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和指导,让更多人能受益,提升幸福指数。

当地时间7月18日上午9点,首届“世界积极教育联盟”成立大会的开幕式在美国南方新兴城市达拉斯成功举行!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欢聚大会所在的达拉斯洲际酒店水晶厅, 庆祝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积极教育界的盛会。

https://mmbiz.qlogo.cn/mmbiz/2KWk0d834d9miaZ6NXqHKHywX4G3u5AXibMjp6er4ibGVyo7UQialxsLkXnHjCt8907P3HUYwBUibO6tyXCTn6cye1A/0?wx_fmt=jpeg

开幕式由世界积极教育联盟秘书长詹姆斯·欧索纳斯(James O'Shaughnessy)主持。他介绍了会议的准备情况,并介绍了开幕式的主讲嘉宾:安吉拉·达克沃什(Angela Duckworth)。

https://mmbiz.qlogo.cn/mmbiz/2KWk0d834d9miaZ6NXqHKHywX4G3u5AXiboDZhkZsw8xndRuVXLAgZy0SByQawKLMneUOpuAwGsdCmRsAnf0aGFg/0?wx_fmt=jpeg

安吉拉·达克沃什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学士、牛津大学的神经科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读博时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教授;并在2013年获得“麦克阿瑟年轻科学天才奖(MacArthur-Fellow)”。

https://mmbiz.qlogo.cn/mmbiz/2KWk0d834d9miaZ6NXqHKHywX4G3u5AXibnQKr6BhZhnvuHX6guu9EHSUVNiateZqqp2um9g9RetLEAWg4PT6Xz9Q/0?wx_fmt=jpeg

早在2005年,安吉拉就发现一个人成功的先兆条件并不是智商或者情商,而是一种可以称之为“毅力(Grit)”的品质(Grit在英文中的原意是沙砾,即沙堆中坚硬耐磨的颗粒)。现在这个“Grit”理念己经席卷美国乃至全球,成为当下最时髦的教育理念之一。

视频 TED 安吉拉·达克沃什 成功的钥匙即毅力

简单地说,如果一个孩子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就是有毅力的表现。安吉拉教授调研了数以千计的高中生,并跟随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冠军、国内一流大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她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毅力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因为它能保证孩子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并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具体来说,教孩子 1+1=2 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如果在回答 1+1=0 之后,愿意继续尝试,直到找到正确答案——这才是优秀人才成功的秘诀!

https://mmbiz.qlogo.cn/mmbiz/2KWk0d834d9miaZ6NXqHKHywX4G3u5AXibaljd48C2I9ffGbg9cic40dQk4icibLWt1jt9mFcib15HkVwOuD9SgY4QTg/0?wx_fmt=jpeg


那么,我们能如何帮助孩子获得“毅力”呢?安吉拉在报告中提出了4个建议:

第一、 培养孩子对自己要做事情的兴趣

在培养孩子进行任何学习和训练之前,要有起码的喜欢。 


第二、 要用心练习

不是简单的重复或机械地练习,而是根据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训练;贵在坚持,养成行动习惯。

第三、 要有目标和目的,同时体验挑战和障碍

孩子往往是在克服困难之后获得了成功而带来最大的喜悦和爱好,因此,不要让孩子在感觉糟糕的时候放弃,接受无聊和沮丧,反而可能成就未来的成功。


第四、友情和鼓励

在孩子学习任何新技能的过程中,适时推动、鼓励、监督孩子反复练习,坚持不懈,直至成功的。


德国文学家歌德曾经感叹:“理论是灰色的,但生命之树长青。”而我觉得,目前积极教育确实需要有能应用于实践的方法指导,但更需要有好的科学理论指导。当前,安吉拉的积极心理学理论成为美国教育界的时尚,就体现了好的科学理论同样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个人公众平台独家刊发,欢迎转发,敬请注明出处;公众媒体转发需授权,谢谢!)

编辑:吴卫国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