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新报:黄德荫:用行动践行环保

(2012-10-07 10:21:48)
标签:

安利

环保

机会

成功

李志钢

杂谈

分类: 安全环保、优质贴心-安利产品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环境保护已然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而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社会的一个细胞,自然有责任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近日,中国环保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政府奖项第七届"中华环境奖优秀奖"花落安利,成为本届获奖企业中唯一的外资企业。

"从创立的第一天起,安利就把环保当做自己的天职,尊重自然、致力环保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日前,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在安利环保嘉年华天津站活动中,向《每日新报》记者阐述了安利在环保方面的理念,同时展示了公司多年践行环保的成果。

以环保为理想 贯穿生产运营

安利公司成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像"环保"这样的词汇对世人来说新鲜而又陌生,鲜被提及。安利却从诞生之初,就把"环保"视为自己的理想。

如今,身为一个业务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日用消费品制造商,在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安利亦将对环境因素的考量纳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和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持续应用新科技,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致力于实现企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黄德荫介绍说,环保是安利产品最大的特色之一。首先是原料天然。纽崔莱营养保健品采用的核心成分都来自安利有机农场,有机农场采用无虫害、无化肥、无污染的高科技种养技术。

其次,产品的生产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安利的很多家居产品都是浓缩配方,并采用大包装,比同类产品减少50%-70%的包装材料。

第三,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安利的清洁用品都是采用可以降解的有机配方,不会沉积在河流中,而且不含磷酸盐,能够避免刺激藻类的生长,保护生态环境。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环保特性,安利的产品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授予的认证,还连续9年成为"雪龙号"南极科考队独家专用产品。

如今安利正积极通过有机种植、清洁生产、绿色产品、低碳物流等实现产品的全链条环保,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落实到企业运营的一个个细节,并承诺到2014年,实现减排温室气体25%,减少或回收95%的废弃物,节水10%,15%的能源供给来自可再生能源。

视环保为责任 践行公益传播

安利除了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外,还通过开展各种公益项目来宣传环保,提升国人的环保意识。5月27日,在天津举办的2012首站安利环保嘉年华启动仪式上,黄德荫总裁再次代表安利(中国)向中华环保基金会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这也是安利第四次向中华环保基金会捐款,目前累计捐款已达4000万元。

从2009年到2011年,安利环保嘉年华已走过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哈尔滨、天津等全国39个城市,举办活动48场,超过百万公众现场参与,将绿色的种子撒遍华夏......

黄德荫说:"我们开展安利环保嘉年华,就是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来传播环保理念、普及环保知识,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在游戏当中、在快乐当中建立起环保意识,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推动"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环保氛围,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项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我们还曾经做过一项活动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3%的受访者非常喜欢这类环保活动,有94%的受访者表示通过活动加深了对环保的重视,有95%的受访者表示会向周围更多的人倡导环保。这个项目还获得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社科院联合颁发的"最佳低碳公益案例奖"。"

不仅如此,十几年来,在安利志愿者的精心培植下,一片片"安利林"抽枝展叶,为华夏大地带来绿阴;安利连续4年赞助、参与"地球第三极珠峰环保大行动",安利的绿色足迹跨越南北两极,登临地球第三极......面对这些成绩,黄德荫总裁谦虚地说:"安利的努力对于环保事业只是杯水车薪,个体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每个企业、每个公民都行动起来,才能为我们的环境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与改变。"

培育环保习惯 扎根企业文化

在安利,环保已变成一种习惯,环保的理念深深根植在每一个人心中。黄德荫有一句座右铭:"每个人心中都蕴藏着环保的种子,只要及时催化和激发,就能生根发芽。"他认为,在企业内部植入环保理念,能够催化和激发这些环保的种子,带动更多人行动起来实践环保,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着"最佳低碳企业"美誉的安利,环保理念早已内化成为企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企业的日常工作,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方式,环保无处不在。比如,成立环保协调小组,通过内刊宣传环保理念,开展绿色营运工作,利用网络举办环保知识拉力竞赛,组织员工开展环保实地考察活动;再有一些是最简单的日常举措,比如在办公室张贴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省纸张的标识等等。

"我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把环保理念带入每一个员工心中。员工对环保的热情和投入,能让企业形成良好的绿色文化,将"可持续发展"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黄德荫如是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