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2012年10月刊:北京人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封面故事 |
一座伟大的城市,不会抛弃过去,不必挖开土层,就能看到光亮容颜间的岁月痕迹;一座伟大的城市,必然是无数梦想的集合,一辈辈的先人,怀着梦想荜路蓝缕一路走来,抵达今天。
北京,最初为蓟城,自周武王克殷,封帝尧之后于蓟,已有着三千年的建城史。而从辽建陪都以来,已有一千年的建都史。
这座坐落于北京小平原上的城市,最初只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间的边关要冲。它面东背西,背后三面环抱的丛山中的天然峡谷,形成了南来北往的通衢。通过南口,可以径上蒙古大高原。通过古北口,又可通向松辽大平原。
千年以降,南北间的交融与争夺,成为中国大地上的历史主线。这座城市由此逐渐走进舞台的中心,而迅速崛起。
辽定燕京(也称南京),作为陪都人口约15万。金灭辽迁都燕京,更名中都,人口增至40万。蒙古人兴起,建元大都,人口发展到百万上下。
元末战争灾疫不断,人口锐减,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采取移民和屯田等措施补充北京地区人口,万历年间人口恢复至85万。清代定都北京,八旗子弟集中驻扎于此,但仍然一直维持在七八十万人左右。清末民初,中国进入城市化通道,而北京人口跨入现代化的快车道,1920年达到100万人,至1948年北平人口达到200万。1949年以后,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按照扩展后的行政区划,人口从1949年的414万,发展到1992年的1000万。
而这些北京人,都是沿着时代潮流,由各地背井离乡而来。辽金元明清以降,历朝历代都采取“实京师”的人口迁移政策。比如,金代人将“徙豪民”以“实京师”当作是固邦强本的大事;明朝政府认为“京师天下根本,居重驭轻,武备不可不盛”,人口不能不众;清王朝将满洲官兵视为“国家根本”,定都北京后,分列八旗,“拱卫皇居,星罗棋置”。
每次新朝初建,在统治者“实京师”的政策驱使或鼓励下,全国各地人口涌向北京,和新的征服者混杂而居。北京由此成为各民族碰撞杂糅的交汇点与结合点,成为由外来人口和异族混合充实的大都市。
今天,北京户籍人口超过1200万,常住人口则达到2000万。而其中绝大多数,是百年以来的新进移民或其后代。
正是这些不同时代的新老北京移民,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成就了今天的北京和北京人 。
一座伟大的城市,永远要有梦想,她的眼睛看到的,不会仅仅是现在,还有过去和未来;一座伟大的城市,永远需要有新的梦想加入,才不会因断流而枯竭,不会因满足而固步自封,不会因自闭而失去活力。
《看历史》2012年10月刊:北京人 目录
【微历史】
开卷
城市之门
史观
“他是为爱而抗争”
目击
港姐四十
旧闻
冯玉祥之死系因心脏衰弱
日方对退出中山县 又有巧妙解释
一部为中国拍摄的莫斯科电影
新闻
谁是维京人
真实的唐顿庄园
1942年:北非登陆战役
中国佛教造像的发掘
纪念
回归本真的对外援助
格物
洞察
“品行端正”与法官独立
【大历史】
封面
北京人
至大之都
从北平到北京 / 下马进城
梨园义地:北漂伶人百年梦归
会馆里的北京过客
落户北京:青春和子孙
1956:北京来了上海师傅
一株移栽北京的外地植物
【酷历史】
致知
朗读者:雪茄的声音
潮流
你的肩膀够MAN吗?
【热历史】
专题
钓鱼岛往事
发现钓鱼岛
钓鱼岛:“国有化”百年史
琉球御座乐复原:追寻飘逝的声音
温故
白求恩前传:从浪子到完人
天下
摩门教:商而优则仕
【心旅行】
读城
马斯特里赫特的墙
【慢历史】
家谱
库斯托家族:三代人的碧海蓝天
月读
传记如史
追逝
阿姆斯特朗:低调的太空英雄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