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2012年5月刊:革命的『本钱』

标签:
杂谈 |
分类: 目录·杂志活动 |
过去的一百多年中,革命逐步在中国获得了天然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在这种大背景下,观众更习惯于仰视革命叙述的政治化和浪漫化。但种种宏大的精神巨塔,无不是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也正因为如此,那些看似闪耀、充满烟火气息的革命场面,背后总有着漫长的、一分一厘的艰苦计较。
事实上,革命堪称是个复杂的技术活。如何筹备,如何组织,如何动员,如何控制……所有的细节都最终决定着革命的成败。尤其是前期的资金筹集,更成为制约革命走向的瓶颈。
一种主张,一个主义,在被具体化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物质化的问题。从云端、从历史的远处看到的革命,与从根基、从近处看到的革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图景。
《看历史》2012年5月刊:革命的『本钱』 目录
【微历史】
开卷
知识分子与政治的距离
史观
何伟:在中国发现历史
目击
随马嘎尔尼看中国
旧闻
奖进学术研究,我将创设博士学位
斯坦因入新被阻回 新疆省府勒令出境
中国为吸引游客,重启高尔夫运动
新闻
新知
从畏惧到蔑视
第一个报道南京大屠杀的外国记者
菜肴领袖
纪念
“自由的最高保护者”
格物
口服避孕药
女式游泳衣
【大历史】
封面
革命的“本钱” 太平天国的第一桶金
强学会:昙花一现的事业
梅屋庄吉:孙中山的“幕后金主”?
光复会:一场小成本的起义
北伐:胜利“后遗症”
安源:政争与商战
被忽略的“革命经济”
【酷历史】
天工
王澍:一瓦一世界
致知
厕所:两百年“革命史“
潮流
英式管家:优雅归来
【热历史】
温故
空飘:飞跃海峡的气球
知行
白先勇:书写父亲白崇禧
口述
把“中国人”带到西方
天下
缅甸:让未来与历史和解
【慢历史】
鉴藏
吴之振和他的世界
从黄宗羲到吕留良:明遗民百年精神抗争
石门:遗民的江南
家谱
梁振英:从黄海之滨到狮子山下
月读
以小说写历史
追逝
胡美琦:欲与晤兮结生死
品牌
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