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布泊的生与死(一)

(2010-08-18 11:12:38)
标签:

游移湖

内陆河

绿色走廊

218国道

乌斯曼

塔里木河

杂谈

分类: 专题

罗布泊的生与死(一)

《看历史》文┃南香红

 

它曾是众水汇聚之地,流经沙漠的内陆河都将自己的生命终点交给它。因为各河的流经,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形成了一个蛛网般纵横交错的水网,也正因为这个水网的存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不毛之地里形成了众多的文明国家。那时,它“广袤三百余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减”,“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是中华母亲河黄河的源头。它是罗布泊。它因塔里木河而生,它的死,也源于塔里木河。如今,罗布泊干涸了最后一滴水,彻底地化作为一个盐湖盆,成为地球上的“干极”,罗布泊死了,生命的链条断了,文明失落了。

 

■ 伟大的湖

罗布泊在中国人的心目里一直都是一个伟大的湖。汉代以前,中国人一直认为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是中华母亲河黄河的源头。因为,罗布泊实在是一个大湖,是一个“广袤三百余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减”的西域巨泽,它的面积有记载最大时达到了2.5万平方公里。

到了元代它的名字是罗布淖尔,罗布是维吾尔语,意为“聚水之地”,淖尔为蒙古语,意为“湖泊”。就是到了1972年彻底干涸之前,罗布泊的面积还有450多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内陆湖。

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里最低的一块洼地,来自盆地四周的昆仑山、天山、阿尔金山的河水大多汇入罗布泊,因此历史上罗布泊是一个众水汇聚之地,流经沙漠的内陆河都将自己的生命终点交给罗布泊。因为各河的流经,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形成了一个蛛网般纵横交错的水网,也正因为这个水网的存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不毛之地里形成了众多的文明国家。《汉书》记载了这个大湖养育的人类文明:“楼兰姑师有邑,临泽”。

然而,对于这个“黄河源流所出”的地方,中国人并不能说是了解,对于它只有少数旅行家的报告;而对于西方,这里也是一个未知之地。

在漫漫的几千年岁月里,这里完全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罗布泊完全沦落在世界的外面,直到西方探险家的闯入,一个地理及文明的发现与发掘期才蹒跚到来。

187612月,俄国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从罗布泊一直向南,突然和一座大山相遇。翻开俄国地图,上面并没有山,山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是一个很大的山脉,它如一个帽子扣在罗布泊的头上。它那晶莹的雪峰在傍晚的阳光下会像金子一样闪着耀眼的光,它粗大的骨骼构成了青藏高原北缘的骨架,它绵延向西南向东延伸,不知道终点在什么地方。直到最后,普尔热瓦尔斯基也没有搞清楚他看到并测量的山就是阿尔金山。不仅是俄国地图上没有绘出阿尔金山,就算是欧洲的地图也全然不知道这个山的存在。普氏的发现在欧洲地理学界引起震动,改变了欧洲人对于青藏高原的旧说。罗布泊的生与死(一)

最早发现并报告罗布泊地理环境变化的还是中国人。一千多年前,东晋高僧法显最早报告了罗布泊的死亡。公元339年他沿丝绸之路西行求法,途经罗布泊,曾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这段话一被当作1500年来对罗布泊的经典写照。

但是罗布泊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是在上个世纪。1972年,美国卫星的照片报告:罗布泊走完了它生命的最后一程,干涸了最后一滴水,彻底地化作为一个盐湖盆。

从一个浩淼的大泽,到永远地告别水,走向死亡,罗布泊的这个地理生命的变化过程,至少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如果说,自上帝造好地球的高山大川的格局之后,大地上哪个区域还有翻天覆地的地理改变,并且这种改变一直都是在人类直接参与与关注之下的话,那么罗布泊就是这样一个绝无仅有的地方。    

虽然罗布泊早已被中国人所知,但罗布泊在世界范围内闻名还是因为它的游移。

引起游移湖争论的是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1876年,他在塔里木河下游考察时,把罗布泊南面的喀拉库顺湖误认为是罗布泊,引起了世人关于罗布泊是一个游移漂动的湖的猜测。

罗布泊真的是可以游移的吗?为了证实这一地理奇观,1899年,斯文·赫定进入罗布荒原。在经过了仔细的地质勘察和水准测量后,他确定了这一说法,并且预言罗布泊水将以1500年为周期地南北返游移。这一“游移湖说”一下子震惊了世界。斯文·赫定认为,真的罗布泊位于罗布荒原东北面的大洼地里,由于泥沙沉积湖床逐渐垫高,而在它南面的喀拉库顺湖盆则因烈风吹刮日渐消蚀。终于有一天,罗布湖水开始向喀拉库顺湖游移,在此形成一个新的终端湖,真正的罗布泊则成为一个干枯的大湖盆。斯文·赫定断言,1500年之后,湖水将再次北移,干涸的湖床里将再次响起水的涛声。

赫定的预言随着罗布泊的最后一滴水的干涸而随风而去。这是包括赫定在内的所有人所没有预料到的。《看历史》20108月刊

罗布泊的生与死(一)

■ 沙漠里的生命奇迹

罗布泊的生,源于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从西南到北到东流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干流长1321公里,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1993年,我们一伙人纠集在一起,准备拍摄一部关于塔里木河的电视纪录片。当我们从海拔高达几千米的喀喇昆仑山到海拔只有几百米的罗布泊,完整地走完塔里木河全程的时候,我们就想从空中去看一看塔里木河。

在新疆军区的支持下,我们乘坐黑鹰直升机飞近塔河。飞机从乌鲁木齐飞来,在库尔勒机场载上我们摄制组成员。我们的方案是飞两个架次:从库尔勒向南偏西11度,沿着塔里木河腰部向上游飞,直到三河交汇塔里木河诞生处;第二个架次是从上游返回后,再从库尔勒起飞向东南方向,飞至塔里木河的终点罗布泊,全程飞行距离940公里。

我们在一个下午起飞,迎着偏西的太阳。起飞不久,我们就在黄色的沙漠里看到了一股闪闪发亮的大水,它像一匹匹散开的锦缎随风飘散在大地上,我们在心底里压住一声惊叹:塔里木河!

在我们手里,有一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星影像图和一张150万的大比例尺军用地图。在地图上,塔里木盆地就像是一只被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天山等卓大的白雪皑皑的群山围绕着的眼睛,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这眼睛的金色的瞳仁。塔里木河在大地上划过的痕迹,就是这只金眼睛的多层褶皱的美丽的眼睑。

我们飞过了塔里木河最丰饶的地段,它在东经85°59′、北纬41°10′的地方,养育了一个沙漠大湖——洛乎罗克湖;再往西南,是它滋养的美丽牧场——第一牧场;再向前,是塔里木河在沙漠里的泛滥区,这是塔里木河最散漫自由的一段。

然后,就是三河交汇点,在地图上一个标作肖夹克的地方。这里是塔里木河的产床。

塔里木河的三条源流河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在这里交汇在一起,三水汇集便诞生了塔里木河。

在高空、在无遮无拦的天上,我看到了三条河分别从北、西、南的高山上奔流而来的壮观场面。它们从雪峰上滚滚而下,深深地划过大地。它们扭曲翻腾着奔向塔里木河,就像一束闪电,在接触大地的一瞬间炸裂,分成三叉,势不可挡。光与火奔窜浪荡,将坟墓般林立的沙丘劈开,于是,那闪电便永远以固定的姿态站立在大地上。

塔克拉玛干沙漠从来没有如此驯服,如此平静。高大的沙丘徒然地站立着,像是列队迎接伟大事物的诞生。塔里木盆地让出了巨大的空间让浪花欢聚拥抱,天与地都静默无声,让水的喧嚣充满其间。

地平线在翻滚,天地旋转混淆在一起。黑鹰直升机陡然转弯,大河在沙丘间穿行移动,巨蟒奔走,星河动摇。塔里木河牵起了那闪电的狂怒,一道耀眼的银练划出优美的弧,流向远方——另一个更丰沛强壮的生命诞生了。

塔里木河的三条源流河,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阿克苏河发源于天山。

很少有哪一条河流像塔里木河一样拥有如此多雪山冰峰的宠爱,从这一点来说,塔里木河是河中的贵族。它一诞生,就有了丰沛浩荡的水源和奔流不息的激情。但是塔里木河从众多的冰山走来,一下子就跌入了塔克拉玛干的狂沙中,就像一个命运多舛的英雄,一生多难,一生坎坷。罗布泊的生与死(一)

这种跌落是迅疾的、大幅度的和难以预料的。从海拔高达8000米一下跌落到只有1000米的塔里木盆地。短短的行程,巨大的落差,塔里木河似乎还没有来得及伸展和生长,就遭遇到了中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

对于河流来说,沙漠意味着死亡。

塔里木河作为一条沙漠内陆河的命运是会从一条大河越流越小,最后消失在沙漠里。它不像黄河长江一样沿途不停地有小河加入,最终流成一条大河。塔里木河一路只有不停地消耗而没有支持,它是一条孤独的河。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内陆盆地。在这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大盆里,盛满了流沙。这些流沙经过科学家的检测,已经有7万年历史。从一个古海到沙漠,最后的变化发生于末次冰川期以后。

只有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流入了塔里木河。

曾经的塔里木河有“河水汪洋东逝,两岸旷邈弥望”庞大气势。曾经有一个巨大的塔里木河古水系存在过,这个水系基本上覆盖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95”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科学家们,利用卫星影像数据和MSS卫星图像研究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古河道,并绘制出了“塔里木南缘古河道分布图”。

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几十条河奔涌出昆仑山“众水归沙”的场景,它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结成一张大网,勾联住北部的塔里木河,罩住了整个沙漠。而众水汇集之处,只有一个地方——罗布泊!

在塔里木盆地,长年有水的河流有144条,其中年径流量达到5亿立方米的河流有15条。从卫星图上看去,从雪山发源的100多条河流,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部向东南一字排开,像一把巨大的梳子梳理着沙漠。每一个梳齿,就是一条河流。但大多数河刚刚出山就被沙漠吸干了。

现在这个水网破了,众多的河流:尼雅河、克里雅河、车尔臣河叶尔羌河、孔雀河都不再有水注入罗布泊。罗布泊死了,生命的链条断了,文明失落了。

塔里木河,虽然不像黄河孕育了具有5000年文明的华夏文明,也不像长江以其遥远的跋涉丰沛的水流而成为世界第二大河,但它却在不毛的沙漠孕育了生命,一手牵起了东方文明,另一手牵起西方文明,使古老的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和阿拉伯文明通过它的身躯相识、相遇。《看历史》20108月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