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2012-11-23 06:46:39)
标签:
教学反思侧面描写老师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教学相长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梵天寺木塔》教学反思
昨天讲《梵天寺木塔》最后一个环节是写作特色谈一谈,王苗淼站起来发言讲到作者对喻浩的描写简练传神,并且举了“浩笑曰”这个正面描写的例子和“人皆伏其精练”这个侧面描写的例子,我觉得发言已经很精彩了。她刚坐下,宋丹阳突然站起来说,我觉得作者对讲师的描写也精炼传神,而且比喻浩还生动可爱,比如钱氏“患其塔动”,他想都没想就说“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体现了他的鲁莽和盲目自信;塔铺了瓦“而动如初”时,他犯了难又羞于直接求见喻浩,于是“密使其妻见喻浩之妻”,而且“贻以金钗”,体现了他爱慕虚荣,又深通人情世故的特点。作者对他的描写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我边听边在心里替她暗暗叫好。她读书细心而且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实在难得。我备课时只注意到了喻浩这个主要人物而忽略了匠师这个与喻浩对比出现的人物,这位同学独辟蹊径,而且对匠师有了更人性化的评价。仔细想想,也正是由于沈括对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进行了精炼传神的描写才让《梦溪笔谈》既散发出科学之光,又散发出文学之光,传越千年成为经典。
我们平时备课,总是囿于教材,囿于教参,而在课堂上,一个个聪明的小脑瓜就像一个个活跃的泉眼,汩汩清泉流过总能洗去我们心上的羁绊。他们的发言常常给我们带来惊喜,他们的质疑常常激烈我们思考,他们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活生生的教学资源,丰富着我们的课堂!
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
附:《梵天寺木塔》(沈括)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赂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肱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