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朱铁——潜力最大
从最受追捧的《金粉世家》风流倜傥的金家大少爷一角开始,朱铁开始了一系列的“民国小生”形象,《早春二月》中封建保守的陶慕侃、《明德绣庄》中画师林吾健、《叛女》中地下党员江放,人物性格各异,命运迥然不同,但都让朱铁十分喜欢,他认为,民国人物形象宜古宜今,既有古装戏的儒雅,又可以有现代剧的真实,让演员表演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黄磊——风格最统一
电视剧《风雪夜归人》《橘子红了》《人间四月天》《家》《四世同堂》,电影《夜半歌声》《夜奔》,甚至话剧《暗恋桃花源》,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黄磊几乎都是出演的民国时期的作品,其中以大少爷、戏剧演员、知识分子为主。所以也有人称黄磊是中国演员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第一人”。
李宗翰——产量最高
据了解,李宗翰说自己演民国戏大概有十多次了。细数下来,李宗翰自《梧桐雨》开始,先后在《徽娘宛心》《绣娘兰馨》《阮玲玉》《春去春又回》《新还君明珠》等剧中扮演了30年代男一号的角色。三年六部民国戏,不论数量还是收视,李宗翰都绝对有资格争夺“民国戏第一小生”的头衔。
马景涛——资格最老
冯邵峰——作品最精
原名冯威,名气不大拍过的戏却不少、尤以民国戏为多,《女人花》中的吴雨声、《芸娘》中的陆浩中、《玫瑰江湖》中的岑野瞳、《夜深沉》中英俊多情的富家少爷宋信生,大多不是男一号却也表现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