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陋寡闻的可怜聪明虫
(2019-07-09 19:13:36)
标签:
教育育儿娱乐文化体育 |
分类: 豆逗乐乐欢乐颂 |
康德[1]说:“大自然的善是通过恶来实现的,物种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这些‘恶’的力量最终将物种和人带向完美境界。”
伟大的康德给了“背叛”“恶”以应有的地位,中肯的评价。
剪妹,其实所有现存物种,都经历过“恶”的残酷演化——我们都不愿意看见的“相互残杀”、“恶恶背叛”、“螽蠠蟊蠹”、“炼蛊”比“善”、“合作”、“针砭”的历史更悠久,它不仅存在于外部环境还生长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它不仅是混乱的源头还是进化的原动力;它比“善”强悍性感悠久!
好吧!那就让“恶”横行吧!只有狠狠的“背叛”、“毁灭”(一战、二战、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杀人游戏、后娘施虐、九九八十一难……)、“螽蠠蟊蠹”、“炼蛊”造就“超级物种”,造就世界新秩序新格局新气象新生代。
剪妹,这些关于“恶”的歪理邪说,是不是很新鲜,过去很少知道。真是知道越多越啥都不知道了,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孤陋寡闻的可怜聪明虫。
亚当•斯密笑话起人来都不带吐核儿的,他说:“孩子是没有道德感的,他要经历种种辛苦,才能意识到自己不是宇宙的中心。通过试错,孩子逐渐发现什么样的行为能带来心心相通的愉悦,从而让自己因为他人快乐而快乐……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愿望去适应他人的愿望……换句话说,一如我们通过判断他人对我们行为的反应来学习道德一样……从而带来了共享的道德系统。”
那个大卫·休谟[2]老头更直接,他说:“本能的反应不具备道德属性”、“如此高贵的情感(譬如乐善好施与人合作),就像与此几乎完全相反的事情即非常狭隘的私心和背叛一样,并没有让人们适应大社会……”[3]
哈耶克说:“人们为了使扩展秩序得到发展,必须像限制某些‘自私的’的本性一样限制某些‘善良’本能”。[4]
伏尔泰在《老实人》中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的对话。
老实人:“你相信么,人们一直以来都是像今天这样互相残杀的,他们一直以来都说谎、诈骗、背叛、忘恩负义,是土匪、白痴、窃贼、流氓、贪婪者、酒鬼、守财奴,心怀嫉妒、野心勃勃、血腥残忍、诽谤中伤、放荡纵情、狂热,是伪善者,是傻瓜?”
“你相信么?”马丁说,“秃鹫总是在发现鸽子后吃掉它们?”
“当然。”老实人说。
“嗯,”马丁说,“如果秃鹫难改,你又为什么想要人类会改变本性呢?”
剪妹,我好歹也大学毕业,孩子都上初中了……我慢慢理解了他们的意思——从本性上看,人是动物吧,动的物体就一定是“血肉之躯壳”吧,血肉之躯壳要想活下去就必须索取能量吧——从底层架构的动物层面——我们和秃鹫差不多,都是“食色性也”的动物。秃鹫干的事,我们人也干,我们吃的比秃鹫还多——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鱼、果子狸……我们都吃。
我要吃、我要喝、我要性、我要玩、我要乐、我要睡、我要钱、我要名、我要利、我还要便宜、我要好多好多……人比秃鹫贪婪多了。所以必然受到限制吧——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危险的避让/病痛的远离……最大的限制是死神——所以叫“大限”。
所以必须保护自己的躯壳,护理好这个短暂易坏的血肉之躯,保卫自己的地盘,捍卫自己的基因……对侵犯者施恶者杀戮,对违规者严惩,对叛逆者施刑……为了活下去,为了子孙(集体或种族)的繁荣昌盛,为了推迟大限……这些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自私基因”印痕刻在了DNA里,这些印痕又反过来加强了物种“自私”的逻辑。
所以凡是天然本性的反应就不具备道德属性。只有后天习得的内化在潜意识里的自我克制、慷慨诚实、勤俭踏实,吃苦耐劳、技艺好、生意做的不错,精明能干又善于合作,喜欢分享,权衡利弊拿捏适度……所有后天养成的自限/克制/安静/闭嘴/谦卑柔和/深思熟虑/勤俭勇敢/善反思/善学习/善模仿……所有好习惯好行为,才称得上具有道德属性。当然个体间存在着差异偏好,但是道德系统并不以任何人的偏好为标准啊!
幸亏休谟、哈耶克、斯密、伏尔泰老爷爷将我从“我的本能天性就是道德标杆”的自恋浑水里涝了出来。我知道了——明明是自己太幼稚,却偏说世道变坏了;明明对世道人心隔着千山万水,却以为它就藏在我心中……幸亏运气不错,老天爷让我身心健康的活到此时此刻,我开始潜入世道人心,摈弃了傲慢,抛弃了幼稚。
从今天起,我要刻意限制某些自以为的“为某某好”的本能的“良善”冲动。限制冲动,才会心理平衡,才会有合理谨慎的期待生长出来,大脾气才不会积累,才会慢慢显得安静贤淑有教养的样子。
我要慢慢摸索我的行为阈/能力圈,谦卑柔和闭嘴闭嘴,谨慎行事,多动大脑,锻炼理性,克制天然动物性的母爱、瞎爱、乱善、冲动、凭感觉出牌……让别人的期待也变得谨慎起来。[1] 康德: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