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豆逗教育育儿牛顿豆逗进化论 |
分类: 豆逗乐乐欢乐颂 |
管教和强制训练是“爱”的重要部分
“对了,豆逗。康德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语:‘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训练和‘教育孩子善于运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天生心理结构)。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时,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康德不愧是穿透人性的哲学大腕。极对,‘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训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强制训练遵纪守法,大量灌输伦理道德)和‘教育孩子善于运用自己的自由权力(尽可能的开放民主放手,给予孩子自由选择的最大空间)’结合起来……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时(即对别人有利时),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对自己有利)。’
这个任务并不比大公司CEO的任务简单轻松,这个任务的难点是——孩子和爸爸妈妈不是同事不是上下级不是生意伙伴,他们捆绑着血溶于水的血缘和亲情,所以在情感因素的干扰下,极易‘舍不得’‘不忍心’‘下不去手’……最终放纵了孩子的恶行,养成了坏习惯。
豆逗,我们通常谈到‘爱’的时候,总以为爱和管教是对立的。大谬,管教和强制训练是‘爱’的组成部分,是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爱’包含着‘疼爱’‘宠爱’这个自然部分。一对合格的妈妈爸爸必须善于运用‘爱’这柄双刃剑——‘疼爱’‘宠爱’和‘强制训练’‘管教’,缺一不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就像医生为了病人的健康治疗疾病一样。医生治疗疾病也是一柄双刃剑——即需要温柔耐心的安慰/温和的药物/慢慢的调养;也需要苦苦的毒毒的狠药(比如化疗药物),必要的时候还得让病人疼的死去活来的以割开皮肉拿出赘物。这柄双刃剑——都是以‘爱’病人的名义,都是为了达到病人恢复健康和自由之目的。
豆逗,这是聪聪哥哥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时写的一份检查。”
乐乐拿出了一张皱皱巴巴的小纸片,豆逗觉得好亲切。
“妈妈,我小时候好像也写过检查。对了,上个月,我们班吃毕业酒会,我喝多了,你还让我写检查呢!”
豆逗为了证明自己和聪聪差不多,都是天才,连写检查都攀比上了,人真是自高自大的动物。乐乐没有和豆逗讨论他是不是天才的问题,还是沿着自己的思路。
“豆逗,妈妈发现,纠正儿童特别是神童的不良表达方式,即使是写检查、罚站、打屁股、凶巴巴的吼他……所有矫枉过正的管教都不会真正损害和减少儿童的天赋;反之,真正毁灭孩子天赋的极可能是貌似保护儿童好奇心的放纵和娇宠,尤其是披着赏识外衣全部‘yes’的‘疼爱’和‘宠爱’。
全部‘yes’?好生奇怪哦!小孩子就是小动物,胎生小动物的妈妈都会严厉管教它刚刚出生的孩子,不可能让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么!那不仅仅是自找没趣,给别人添麻烦这么简单的,那是找死。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不会尊重任何人任何生命纯个人意志的。熊孩子的爹娘竟然还不如胎生动物的爹娘智商高,他们的智商只能和卵生动物的鱼儿们媲美了。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大人怎么会糊涂到全部‘yes’统统听孩子的?孩子手里难道有真理有法律有文明有未来?大人是不是脑袋进水了?
失去方向/不明对错/里外不分/四六不懂/美丑不辨/一团和气/缺乏张力/吃喝不愁/混沌一片/温柔赏识/统统‘yes’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呢?
那已经不仅仅是毁灭孩子的天赋了——孩子的整个天空会慢慢黑下来吗?如果没有启明星的照耀?没有北斗星的方向?没有步步紧逼的严厉管教?无边的黑洞会吸住孩子么?遁入黑洞的孩子会怎样呢?尖叫、挣扎、哭闹、踢椅背、踢人、撒泼、乱跑、随地大小便……然后蜕变成茧居族?啃老族?抱怨族?慵懒族?拖延族?家暴足?抑郁族?不婚族吗?……最终疏于管教子女/松心乐呵的爸妈成了始作俑者。当他们老了,没有能力的时候,全世界的恶意从每一个缝隙中涌来,然后被劣汰了……因为世界已经忍耐他们太久太久了。
豆逗,你经历过飞机上的熊孩子么?”
“何止是经历,简直就是噩梦,几乎回回都能遇上……”
“唉,都是赏识教育给国人的洗脑,现在是大声疾呼强力推行‘强制训练’和‘严厉管教’的时候了。
豆逗,你还记得尚老师的儿子大鹏哥哥吗?他就是被尚老师用‘爱和温暖’,没有底线的无穷‘yes’推入了‘无边黑洞’,到现在也没逃出来。”
此时,豆逗又开始和妈妈唱反调了。“嘿,妈妈,哪里有你说的这么严重,什么黑洞?我觉得尚阿姨挺好的,大鹏哥哥也挺好的。”
“呕,不工作不挣钱啃老当然挺好?多舒服啊!多轻松啊!多体面啊!可是尚阿姨一点都不舒服呀,也顾不上体面啦!她现在失眠越发严重,血糖很高。大鹏哥哥都30了,还一分钱不挣。一天到晚不是打游戏就是网购。还总嘟囔:‘现在这些烂公司、臭老板我才不伺候呢!我一定要找到‘谷歌’‘甲骨文’那样有创新空间,尊重我兴趣爱好的公司。’可是,他也不看看自己的那副德性,人家公司凭什么要一个‘只要面子没有里子’的啃老族?这就是你说的好吗?妈妈不明白。”
“那尚阿姨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尚阿姨可能以儿子的舒服为舒服呢?”
“可能吧?我没有评判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
豆逗也觉得这种讨论没有意思,笑嘻嘻的转移了话题。
“噢,妈妈,我小时候你经常打我屁股,原来还有理论根据?反正我现在的自制力,连续做好一件事的耐心和专注力,还算行吧。妈妈,你是不是特别想让我说:QH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呵呵!”
“臭儿子,我可不想贪你的功。你小时候真的是一个没有‘怕’字的小糊臭,随心所欲的捣蛋大王。其实这一点随了妈妈,妈妈的字典里也是没有‘怕’字的;在你外婆眼里,我小时候也是一个麻烦不断的孩子。虽然看起来妈妈的智商比鱼儿们高一些,可是妈妈后天没有养成连续与专注的好习惯,一辈子都是随机涣散的跟着兴趣走,像‘掰棒子的狗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做成一件像模像样的事情。妈妈倒是挺乐呵,没什么压抑,但是越老越有一种深深的自责和内疚……”
“妈妈,你的意思……你其实是有‘天赋’的,只是因为没有连续与专注,所以没有长出‘天才’的果实?妈妈,你自己都是自相矛盾的。你刚才说,连续与专注是天才的特征,是生而知之,不是后天养成。那逆定理也一定成立,没有先天的连续与专注就一定不是天才,所以妈妈你不是天才,没有结出天才的果实,很正常耶。嘻嘻!”
“嘿,臭小子。但是,所有先天的东西都要经历后天的反复训练和强化才会变成自己身体里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先天的连续与专注必须经历后天的强化,尤其是小屁孩的时候。
‘当爸爸明确的对我表达了‘你是不同寻常的’想法时,我激动万分,使我有了一种自己的确非同寻常的感觉。爸爸一生都有这种感觉。尽管如此,他批评我的许多失误时,却毫不留情;打我的屁股,也毫不手软。’
这是刚才讲过的阿西莫夫故事的片段,重要的事情必须讲两遍噢!
阿西莫夫之所以展现了天赋——写出了那个时代销量最多数量最大的科幻小说——是在他天赋基础上的——借用康德的话——‘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训练和‘教育孩子善于运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
一方面,阿西莫夫的父亲正向暗示——非同寻常的感觉——是告诉阿西莫夫——儿子你很行,你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自由权力,好好学习,努力绽放潜能。
另一方面,阿西莫夫的父亲严格管教——‘他批评我的许多失误时,却毫不留情;打我的屁股,也毫不手软’——
儿子你必须诚实谦逊勤奋刻苦服从法律和规则,挫掉贪婪恐惧毛毛躁躁的毛病。
亚里士多德说:‘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相互嵌入,缠绕攀升。’
没有人/生来就辨得明方向;
没有人/生来就认得清自己的才能;
没有人/生来就勒得住七情六欲;
没有人/生来就拿捏‘恐惧’‘贪婪’于鼓掌之中。
没有人/生来就欣赏苦痛失败;
没有人/注定元、贞、利、亨;
即使是天才,也没有。
豆逗啊,人的功名不仅仅靠‘天降之才’;还需要很多很多后天的附着物;当然所有的前提是天时啦……” 乐乐还没有说完,豆逗就打断了妈妈的话头。
“妈呀,你的话总是充满了乱七八糟的空想,还自信咄咄。反正你总是有理。对了,你好像就没有降临在对的时空,所以即使你有天分,也不可能功成名就啦。”
乐乐经常处于这样的境地——自己的兴致盎然,却是别人的如坐针毡。算了吧,饶了豆逗吧……不行!今天一定要把想说的话说完。乐乐给自己打气加油,继续说道。
“好了,豆逗,妈妈是不是天才不重要,妈妈现在最重要的愿望就是想让你——我亲爱的儿子绽放天赋,强化连续与专注,最好还被兴趣‘拘囚’……再说,妈妈不是天才对你有什么好处?你天才的概率就增大了吗?我生在1950年代,无书可读的年代,你就这么开心?你对妈妈不屑,上天就一定会‘屑’你吗?行了,到此打住,妈妈不和你讨论咱俩的事了。”
“妈妈哟,还生气了!好妈妈,其实我心里非常感谢你——感谢你,把我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一直逆反的豆逗这是怎么了?是安全度过了青春期?是突然长大懂事了吗?乐乐对豆逗的话将信将疑。这回是乐乐假装没听懂,悄悄转移了话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