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谁?—豆逗乐乐欢乐颂10

(2017-12-15 19:41:01)
标签:

豆逗豆妈

你是谁

选修课

个体的本性

普遍的人性

分类: 豆逗乐乐欢乐颂

我还在200多人的选修课上做过实验。

某一节课,我点名让ABCD大约15个同学到讲台来做自我介绍。然后,隔一或两次课我又点名让其他15个同学做自我介绍,然而我在点名的时候佯装糊涂了,又点到了上次或上上次自我介绍过的A同学。

每次每次,无一例外,被两次点名的同学都很不情愿的来到讲台前,第一句话差不多都一样:‘同学们好,其实你们认识我的,我以前介绍过自己了,就是……课上第一个介绍自己的那个人……’然后A同学一定会用哀怨的眼神看看我。

此时我一定会笑嘻嘻的掠过A同学的哀怨,面对全体同学问道:‘请记得这个同学名字的人举手,请记得这个同学专业的人举手,请记得这个同学是男是女举手,请记得这个同学曾经介绍过自己的同学举手。’

每次每次,前两个问题几乎没人举手,第三个问题会引起哄笑,最后一个问题举手者也是寥寥。我乘机对A同学和全体同学说:‘同学们,看到了吗?我们每个人在别人心目中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一言九鼎似的。

但是,站在A同学的角度,当然会本能本性的想:我刚刚在上一次课上认真的介绍过自己了,至少大多数人会记得我吧!我再像模像样的介绍自己一遍,会显得很傻。

其实是不了解人性,如果了解人性,就不会这样想了,你会像上一次自我介绍一样,认认真真大大方方的再一次自我介绍一遍,就ok啦。

普遍的人性是什么呢?

对于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很少有人认真听你讲话,你再自我介绍五次,别人都不一定会记住你的专业和名字。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时此刻在这里发生的事情只有当事者本人(还有当事者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或爸爸妈妈,如果在现场的话)当回事。

突然想起,为什么美国大学的毕业典礼,一定有邀请毕业生的爸爸妈妈参加的程序,这是深谙人性呃。在观众席上,只有爸爸妈妈会全心全意聚精会神的关注你一个人,为你掌声响起,为你衷心祝福。

个体的本性是什么呢?

觉得自己成了整个教室的中心,老师和每个同学都全心全意的关注你在乎你。不是的,记住,当你第一次被强迫在陌生环境推销自己时,基本不会有人记得你,更记不住你的专业和名字。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上台讲演紧张症、社交恐惧症、舞台恐惧症、广场恐惧症,都是一种想象出来的困境,对于我们普通人,这种困境根本不存在。同学们,以后谁上台自我介绍再紧张哆嗦,我们就‘嘘’他,让他脱敏,让他记起老师的话。

有一次我叫一个同学上台自我介绍,他从后门跑了,吓坏了,可能尿了裤子呢!其实,无论我们从理论上多明白,当第一次上台的时候仍然会紧张,非常紧张。老师和你们一样,我年轻时上台独唱,吓得哆哆嗦嗦唱腔拐了八道湾,听众还以为那是我的特色呢!特别奇怪,所有人都觉得我轻松自如一点儿都不紧张。

由此,一个美国人提出了垫背理论,你要想让别人知道你么?就要无穷的推销自己,垫背垫背再垫背。那些被我们知道关注的名星名人老板领袖,都曾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无穷无尽的推销自己,推销自己的演技歌曲公司产品技术思想观念竞技,而且前面的百次千次只是垫背,让大家有了印象,而已而已。

所以任何事情,哪怕是上台介绍自己这样简单的事情,要想达到及格水平:

第一、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知道它的理论规则原理,从了解人性到深谙人性。

第二、必须练习实践,大量的练习实践。

理论会使我们超越动物本性获得启蒙;大量的实践才是获得自由的最佳路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会生出1+1等于3等于4等于5……的效果。

人生而平等,每一种选择都饱含艰辛和不为人知的苦痛;每一份自由都来之不易价值不菲。而生命就是用来选择和救赎自己的。’

每次这样的讨论都有奇效。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自我介绍,一个接一个的递交免试论文申请。

所以戴个假发,多大点屁事,想带就带,想说就说,我一点都不在乎。”

“妈,你真逗,在课堂上敢这么实话实说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式的老师真不多见,尤其在中国。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装文化的阿波罗文明国度,尤其是‘为人师表’的老师们,哪个敢挑战师道鼻祖苏格拉底?不过你说的似乎有些道理,可能是因为我年轻脸皮薄,道理我都知道,还是什么都在乎,如果‘假发’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选择保密的。”豆逗说。

“很正常,我年少时比你还在乎呢!那时,同学一个不屑的眼神我都会在心里别扭一天。脸皮薄不但吃不着,还让我付出了身残的代价。还好,上帝怜悯我,两次手术的全身麻醉;120支链霉素的狂轰滥炸,雷米封消痨药的连续三年使用,让我的记忆力大大衰退,身残志坚的我越来越以‘忘性大’、‘脸皮厚’出名。

经常是与朋友争吵,第二天我就跟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与朋友热情的打招呼:‘哈喽,你好!’然后朋友不理睬我,我就不知所措?更不知因了什么?后来就以‘没心没肺’出名了。

在我直白的实话实说,不在乎环境反应别人感受的同时;所有别人对我直白的讽刺挖苦难听的真话实话我也只能照单全收了。所以我别扭、难受、反省成了家常便饭,写日记骂人,检讨自己的糊涂成了习惯。

   35岁以后,我竟然发现我因祸得福了,我的开放度真的比我的同龄人大很多,大多数大事小事实事虚事我都不在乎,吃嘛嘛香,躺倒就着,很少有人能气到我。当然你和你爸还有我的老板除外了。40岁以后我几乎成了民间名人,外号——‘大仙’、‘糊涂虫’——‘大仙’==‘糊涂虫’?怪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