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逗,别怕:妈妈陪你慢慢长大(0)-长大
(2014-07-19 14:26:07)
标签:
育儿囧途教育秘密母与子 |
分类: 室内四重奏 |
作者的话
《豆逗,别怕:妈妈陪你慢慢长大》在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感到有点儿惶惑,因为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叫“长大”——长大是垫起磨平了凹凸?长大是自如的说好听的假话?长大是安心做蒙眼拉磨的驴?长大是不停的租房受打击?长大是再也没有了同桌的你?长大是必须把理想装在口袋里?长大是不再抱怨勇敢的跳进公司里?长大是开始养自己却陷入没意义?长大是干着自己喜欢却赔着爸妈钱的浪漫生意?长大是全球大串联却找不到自己的立锥之地?长大是人模狗样的向上爬?长大是结婚生子铜臭官亨?长大是收起所有脆弱将所有困难都自己扛起?……
没有铜臭官亨的豆妈算长大了吗?有了两点“名校”赚了一点儿银子的豆逗算不算长大?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凌晨浅睡时梦境的呼唤,千呼万唤的“长大”是什么样子?我像隔着薄雾看庐山“为何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只得逃出庐山,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别处的我终于慢慢看懂了“长大”的样子,“长大”原来一点儿都不可怕,所有关于“长大”的恐惧不过像小时候大人吓唬小孩的“别闹了,你看警察叔叔过来了……”之类说辞的自我矫情。为了白描“长大”的样子,我拜豆逗的妈妈逗乐乐之口将所有豆逗和逗乐乐“长大”的囧事乱炖,炖出舌尖上的美味。在写作过程中我经常闻到“佛跳墙”的味道,但愿献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长大”,还有溢到舌尖底下五味杂陈的“味道”。
“豆逗,别怕。”其实我们终生都在怕,怕黑、怕鬼、怕高、怕水、怕生病、怕死亡……如果这个世界有永恒,我唯一知道的永恒就是“害怕”。正因为我知道害怕是永恒的,所以我让豆妈轻轻的对儿子说:“豆逗,别怕”。
生命从来就是一件脆弱的礼物,成长从来都是在黑暗中摸爬。
我让我的主人公——天性胆小敏感的豆逗,在妈妈“豆逗,别怕”的吆喝下考上了北大、考上了普林斯顿、应聘了华尔街金融分析师的职位。至此,豆逗长大了吗?豆逗不再害怕了吗?妈妈不再吆喝了吗? no!害怕是永恒的,只是妈妈的吆喝变成了豆逗自己的吆喝,而这种自己的吆喝声正是豆逗继续安全前行的雷达。脆弱是肉身的本质,反脆弱是对脆弱的应答,而害怕是所有现存生命的秘密武器——所有现存生命结出的偶然“硕果”充其量只能算害怕的利息,恐惧的收益,意外的邂逅……
最后想说的是,很久以来看到的都是《哈佛女孩……》《哈佛两姐妹--……》……男孩去那了?莫非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招的都是中国女孩不成,也可能男孩的妈妈陶醉在儿子的功名中懒得动笔。其实由于男孩的荷尔蒙更加动荡无序,所以男孩的成长更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张力。我有男孩子也有女孩子,但我更喜欢男孩子的动荡无序——让父母不得安宁的张力。所以我虚构了这个故事——男孩豆逗的故事。
我在梦境中见过故事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曾住在我的心里;我的每一个故事都源于我身边的故事,他们都曾让我欣喜让我唏嘘。但是故事就是故事,故事让我摆脱了现实的羁绊,故事让我的思考更接近理想的彼岸,故事让我自由飞翔,故事让我乱炖出酸甜苦辣咸的生活味道。所以读者切不可将故事照进现实。写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我再也不想将麻烦的生活叠加上虚构的故事。现实、生活、故事、梦境、麻烦、虚构、生儿育女……都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努力的活成自己,却不可活的像某一个“成功学”的故事。
哪一个时代不危机四伏?哪一条生命不脆弱可欺?
我们都是在危机四伏中随机漫步的脆弱傻子,最后将走向哪里?潜藏的DAN早已悄悄告诉过你,只是你听见了吗?你玩命表达了吗?你表达的是自己的DAN吗?
此书的唯一使命就是作者将自己的DAN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如果正好与读者的DAN契合,那是我的意外惊喜。Ok,愿上苍保佑我和你!
此书共分两部十章,第一部从第一章—第五章,第二部从第六章—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