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与肉(3)—干嘛认识自己
(2011-04-18 09:14:45)
标签:
人格心理学人际关系性格原创校园教育话题教育人文励志灵与肉 |
“认识他人是知识,认识自己是智慧”。认识自己什么?认识自己的“灵与肉”与自然的和谐交汇区域;认识自己能给出什么,能得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行善的上限,为恶的上限。并且有非常明确的量化边界。
为什么要认识自己?不认识自己又会怎样?
没有认识自己的第一麻烦是:很努力很费钱很执着很麻烦很刻苦很勤奋的向着失败的方向挺进,却没有丝毫对失败的觉察和准备。
没有认识自己的第二麻烦是:充当了一种参照系。我师姐是很善良很努力的学生,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白马王子。当我看到很努力很费钱很执着很麻烦很刻苦很勤奋的失败者时,尤其是近距离观测时;我为什么还要很努力很费钱很执着很麻烦很刻苦很勤奋的去失败呢?所以我有时会喜欢浑浑噩噩、好吃懒做、偷懒取巧的活着。
如果我成功,这让我看起来似乎有一点点“慵懒天才”的味道,会得到别人的羡慕;如果我失败,我也会找到心理的平衡,别人也会体恤我,不会嘲笑我。这种“似乎”很划算、很省力的活法真的很不错吗?也许是,只是我不了解,所以我不知道。
2010东方卫视达人秀节目中有一个 “英(宋祖英)伦(周杰伦)”组合,两个 5岁的孩子,初赛以本色胜出;复赛请了16个教练,走性感自信路线,费钱费劲,被PK掉是必然的,因为努力的失去了自己的本色
童星秀兰.邓波儿,忠于自己的自然本色(认识了自己),又符合大众的审美,成功是必然的。
4、讨论
讨论1 “我是谁?我的边界?”
“擅长”考量的是天赋和后天习得的技能,“能够”考量的是条件和资源的允许,
例如:玻莉擅长上课写书;雪燕擅长做测厚仪的维修工程师;丹尼擅长并能够做金融分析师。
不能碰的例子:玻莉不能碰生意、丹尼手笨做不了工程师、雪燕讨厌婆婆妈妈做不了人事管理。
平庸应付的例子:丹尼的编程从初中就没搞明白,对付着做了一年编程;玻莉平庸应付着做了几十年小科长的管理工作、雪燕做销售只能勉强及格。
为什么老师要求讨论这两个问题,为什么老师不忽悠你们“我行、我能、我是天才,我能轻而易举的选择我最擅长最能够的职业,最想要的生活呢?”。
因为上天是公平的。上天凭什么让你那么走运?如果轻而易举的走运了,钱、权、美女纷纷从天上掉下来,你干嘛还要认识自己、规范自己的量化边界呢?吃饱饭撑的。
所以“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什么准备——认识自己的边界。
但是很多时候,由于上天赐予我们的资源和天赋有限,虽然我清楚的认识了自己,还是只能暂时选择平庸应付的工作,这个“暂时”有时甚至是很多很多年。
玻莉做过很多很多种平庸应付的职业,直到50岁才开始了真正擅长的讲课和写作。
网上有言:富爸的儿子做管理,穷爸的儿子干理工,王公贵族玩哲学(艺术)。
所以,有时从养家糊口到财务独立再到积累充足的财务自由的资源,去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去过自己最想要的生活;是一件需要坚持很久甚至是几代人的不得不做的事情。
讨论2:认识自己却暂时不能改变自己,只能做平庸应付的职业;与没有认识自己却碰巧做了自己最擅长和能够的职业的区别在那里?两者变化的趋势会有什么不同?
几十年前,中国北京的小c是一个天赋一般的画画的,初中毕业碰巧被分配到电厂做看仪表的工作,但小c觉得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后来小c通过父母的关系调到某研究所工作,工作轻松可以追求艺术。但10年后研究所的破产,使小c从此处于贫困动荡的生活中,捉襟见肘的日子让小c追求艺术的梦想大打折扣。很后悔年轻时没有认识到自己,其实自己只适合做看仪表的工作,画画只能是玩票。
中国上海的小b一直有明确的职业计划,对自己有很清楚的认识,大学期间做过10份实习和兼职,周游四方、广交朋友。但第一份职业却只能做一份平庸应付的编程工作,小b没有放弃,边工作边寻觅职业规划中的那一份最擅长和最能够的工作,一年后小b如愿以偿,做了金融分析师,半年以后因为表现太好太好被破格升职。
5、总结:
让灵魂长大,提升“灵与肉”的能量,让“灵与肉”动平衡的目的:无非是学习认识自己的智慧,找到我能、我应该、我可以的量化边界。而认识自己,规范自己的量化边界,无非是让自己活的清楚明白、舒服自在、悠然自得、可持续发展。让自己越活越有劲儿,而不是越活越糊涂、越活越后悔。
提升自己、打开自己、规范自己,就像一个三维、立体,有边界的不规则水结晶,再加上时间一个纬度,构成一道随时间变化的四维人生风景,坐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