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系让你舒服自在吗???(5)

(2009-09-27 10:08:09)
标签:

教育

育儿

自我价值

内在价值

风采

故事

原创

心理

简单生活

分类: 讲义《幸福心理学与择业成功学

1、倾听接纳别人的自我价值

我们很多家长、领导者,看到的只是自己的自我价值,并没有蹲下来与孩子与部下肩并肩的平等的去倾听孩子和部下心灵发出的声音。也就是孩子和那个年轻的部下,所发出的那个不成熟的困惑的自我价值诉求。

倾听接纳别人的自我价值是处理冲突,营造和谐关系的前提。

孩子希望父母帮助他、成全他的自己的价值。部下希望领导理解他,成全他积极向上的愿望。而父母和领导者大多都习惯性的用自己的自我价值来要求、规范孩子和部下的一举一动。

倾听接纳别人的自我价值,是处理冲突营造和谐关系的前提。

 

案例5

出租司机老李自我价值的重要部分是孝顺老母亲、关爱妹妹,但妻子总是与婆婆发生冲突,妒忌妹妹,总是批评先生疼她不如疼他妈。其实妻很疼爱先生又会过日子,家事打理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但由于不倾听-接纳先生内在的关于孝顺的自我价值,所以老李不但不领情,现在越来越不愿意回家,越来越不喜欢妻子。

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自我价值的构成内容和结构层次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想当然,要注意倾听。

 比如:“像我一样积极努力,我从小学习成绩好,不用人管”、“你为什么不像你们班第一的那个某某”。你语言中表达的恰恰是孩子很难做到的。即使做到也是脆弱的平衡,某次考试达到了,那下一次呢?很多孩子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孩子必然会压抑、不舒服,无处倾诉,父母失望、焦虑,产生愤怒。哪里有压迫,哪生就有反抗。一旦孩子到了青春期这些压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上网、早恋、离家出走,同性恋等。父母生气,战争升级,学习成绩更下降,父母更生气。

甚至有的家庭亲子关系发生核裂变,家庭原子弹爆炸了,几年父子无话、母女冷战,就像受到核污染一样,家庭冰冷的寸草不生。家庭所有的人都不快乐,都很压抑。

 

既然生了孩子,我们就不能逃避,不能简单化。我们只能和孩子相互搀扶共同成长,一同走过那些成长的岁月。所以处理亲子关系的第一要素是尊重和接纳孩子的自我价值。

有的孩子就是要横着长,丰富自己,什么都喜欢,看各种闲书,发展自己的各种爱好;有的孩子就是竖着长,总想成绩拔尖;有的孩子这一段就是想玩,不想努力学习。

家长接纳孩子后,关注他,和他讨论成长中的困惑,也可以谈你的感受。帮助孩子分析这种成长方式适合不适合他。如果不适合,家长要相信他,经历挫折后,自己会作出调整。(不经不知)

2、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自我价值和人格

我们做父母的要真的去了解孩子,耐心的倾听孩子发出的声音,按孩子本来的心理结构、能量水平、智力天赋、去培养他,塑造他。

所以,领导者、父母,一方面要倾听别人自我价值的诉求,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和提高那个自我价值的品位和质的。

尽量去培育根,让他诚实,有教养,多读好书,多带他去看大自然的美好,与小伙伴多做游戏,打架冲突,让孩子经历困惑。让部下多学习,提高修养和敬业精神。

我们既要抚慰、赏识、接纳、倾听孩子,又要严格的善始善终的规范孩子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修养和礼貌、自己的事自己负责、遵守秩序和纪律的习惯。

例如:上课不迟到早退,按时完成作业,公交车上让座位,尊敬老师师长,关心体谅同学,自己完成作业,自己解决中午饭,自己收拾书包。。。。。。

父母的智慧在于不同特质的孩子应用不同量的抚慰、赏识和不同量的严格规范和纪律例如:天生胆小内向的孩子,就有多赏识,多鼓励。天生调皮捣乱的孩子,就要多批评,多严格控制。

赏识和纪律就像左脚和右脚一样,只有相互和谐的迈出,才能稳稳的前行。如果只是迈左脚或右脚,只能跳行,前行不了几步就会摔倒。

所以要想让孩子在人生的路上前行的久一些,稳一些,快一些,安全一些,舒服自在一些。父母必须教会孩子使用左脚(自我赏识,自我鼓励)和右脚(自己严格管理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 ),再教会孩子如何和谐有韵律的使用左右脚交替前行。

最后孩子长成大树,小树,小草,那是我们任何人也不能改变的。但孩子只要自己欣赏自己这片草,这棵小树,而成为这个群体中自食其力的最优秀的小树,小草,就Ok了。父母就完成任务了。

你没有发现这个世界的植物千姿百态吗?在寸草不生的高高的断崖上,你会发现一棵只有几片绿叶,朝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弯弯曲曲的小小树;在九寨沟最大、海拔最高的海子--长海,有一棵被称为“独臂老人柏”的柏树,只有半边叶子,它独特的自然造型成为长海乃至九寨沟的一道标志性的独特象征。传说济桑老人在长海与一条黑龙搏斗而失去左臂,终于制伏恶龙,自己化作一棵柏树镇守长海。

每个独特、奇怪的植物后面都有一个美丽传说。我们这么有智慧的人类,就不能接纳那些有故事的孩子,帮助他成长为有趣、独特、自食其力的一道风景线,让我们人类也千姿百态吗?所以,不要要求孩子个个都成为一颗直直的大树,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长规律和成长过程。我们家长只是园丁,不是树本身。

有的孩子想成为一棵小小的苹果树,为别人带来香甜的果实,孩子就满足了他的自我价值。父母却偏偏要孩子成为参天大树,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老师最得意的学生,将来再成为老板或领导人,为更多的人纳阴乘凉,管理更多的人,为更多的人发工资。

但孩子不想要这个压力,孩子不想承担这么多的责任,他只想给别人供应苹果,够自己自食其力的生活就快乐了。但父母拼命给本来是苹果树的孩子施大树的肥、浇大树的水,修大树的枝,结果是孩子不堪重负,成了一颗只能结出苦涩果实的更小的苹果树,有的甚至连苹果都结不出来了。

请问各位父母这是你想要的吗?

我自己按小草养孩子,一不留神孩子成了一棵健康的小树,但我不知道孩子将来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就要看孩子的造化、努力、运气、天赋。但我现在至少给了他一个优质的根,一个已见雏形的健康丰满的人格基础。

 

 

为什么儿子晓梵现在还可以呢?送给大家一段我们母子的对话。

五年级后半学期,晓梵开始用功,慢慢的排到了班里的正数12名,我问他为什么你们班以前双百的同学现在不行了,你却更好了。晓梵说:“都怨他们的妈妈,他们的妈妈从一年级光让学习学习学习,学腻了。我看电视看够了,就想好好学习,考上好初中。” 为了考上重点初中,晓梵拿回辅导班的广告,要求去上辅导班。

晓梵六年级时曾批评我说:“妈,你要管我。”我说:“为什么?你小时都不管你,大了倒要管你了。” 晓梵说:“因为我要考好中学。小孩都管不住自己,光想玩。所以你要管点我。”

这就是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内在价值,为自己的内在价值标准而学习,而不是为父母的价值,为父母的期望而学习。

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建立自己的内在价值,为自己的内在价值标准而学习,而工作。而不是仅仅是盯着孩子,让孩子为满足父母的价值、期望、要求而学习和工作。

所以说管孩子管什么:就是帮助孩子不断的完善和建立健康、丰富、和谐、向上的内在自我价值体系。这个过程是需要智慧的,是需要动脑筋的,是需要父母不断成长的。

总之,先接纳孩子的一切,再按他本来的面貌塑造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