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在江湖漂  哪能不挨刀

(2008-12-19 11:09:39)
标签:

考研

就业

地毡

人际关系

大学

教育

励志

生活

校园

原创

诺贝尔奖

分类: 讲义《幸福心理学与择业成功学

人在江湖漂  哪能不挨刀

——作业点评

 看得出同学们都比较坦率的说出了一些通常不对老师说的潜意识的思想。谢同学们的信任,但老师精力有限,不能为同学们一一解答。总结几个重要的,比较共性的问题,谈一谈老师的看法,不一定正确。

 第一个问题是  学校人(学生娃)到社会人(即职业人)的蜕变

作业中看到很多同学都作过各种性格、职业等方面的测试,虽然这些在技术层面上的分析也很重。但我觉得现在这些技术层面上的东西用的太滥了,反倒对思想层面的东西,根基的东西淡化了。

实际上,大学四年最根本的是完成从学校人(学生娃)到社会人(职业人)的蜕变。因为你不适应社会,社会也不会主动适应你。

要想完成这个蜕变过程,首先就要转变一个思想:即从为老师学习、为父母学习、为分数学习、为考试学习,慢慢的变成为将来的社会人、职业人,为将来能自谋生路而学习,为自己能为社会提供服务而学习。

这个学习是广义的。这个学习就是在大学四年时间内缺哪补哪。

比如说:英文很烂的同学,应该恶补英文,英文对于一个有梦想的人,是重中之重。每天背诵一篇新概念英语,每周写一次英文小作文,并找个高手批改。

 为什么有的同学英文怎么学也学不好,实际上是因为你的中文素养太低,你的文化修养太水,你对这个与你每天相处的世界,她的历史,她的现状,她的丰富性知之甚少。所以在恶补英文的同时,要大量的去读书,哪怕是读那些优秀的小说,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眼界,这样你才会在你写作时(写文件、写作文、写论文、写日记)有大量的完整规范的词汇在你头脑中涌动。

中文词汇丰富了,你又熟背了大量英文文章,这时你英文水平就会突然达到一个你自己都不相信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应付考试,易如反掌。考六级就去报一个新东方的六级快速技巧班,考托福报一个托福技巧班。想练日常对话就报一个口语班。

再一个现在大学生严重缺乏需要补的就是展示自己或曰推销自己的能力。

这是将来职业人最需要的,如果你有梦想,展示自己的能力是必须的。这种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尤其是嘴笨笨的男生更需要训练。

朋友的儿子刚上高一时,内向,还有点结巴,天天在家练歌。高一的第一次家长会,朋友与班主任说:儿子在家天天练歌,如果有表演的机会,让他表演。回家与儿子说了以后,朋友儿子的表情与你们上节游戏课有些被迫上台发言同学的表情惊人的相似——“吓死了”。结果在第一次学农回来的车上朋友的儿子第一次与另一个男生一块唱了歌,虽然吓得哆哆嗦嗦。从此以后就慢慢出道了,主持班会,表演。上了大学以后,编节目并兼任演员,非常放得开。

所以必须练习面对陌生人或很多人讲话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结结巴巴的说不明白,而是体态优雅、用词准确,逻辑清楚,语言丰富,周到温婉。为你将来的面试和在未来的工作中,给HR、给上级、给同事一个很好的印象分,为将来发展打个好基础。

刚开始练习在陌生人面前说话时,肯定被人笑话。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人与人之间的磕磕碰碰是正常的,想开了,实际上什么事也不会发生。

这就是缺哪补哪:缺英文补英文,缺文化补文化,缺口才补口才,缺实践补实践,缺知识网补知识网。训练自己有一个自信的体态(身体语言)和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第二个问题是   很多同学提到的孤独问题

谈到孤独,想起心理学培训中做过的一个找朋友游戏。这个游戏的本来目的是教育人们相互依靠,体验孤独是痛苦的这种情感。找朋友游戏的规则是:每个组都要剩一个人,剩下的人还要谈体会。所以大家忙着拉手、找朋友,非常害怕剩下。而我无所谓,无动于衷,最后我们组剩我一个。我发言说:真正有思想有成就的人,必须学会享受孤独,孤独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或缺的。能够在孤独中自得其乐是人生的很高境界”。老师很不高兴,学员们则给我掌声。

在动物世界中,老虎是独居的孤独动物,老虎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在野外独自生存,老虎是强势动物。猴子是群居动物,一只猴子在野外很难独立生存。

人是高级动物,既不会像老虎只独居,也不会像猴子时时刻刻都要沐浴在集体的阳光雨露中,所以健康和谐人格的人,应该是既能溶入集体,又能享受孤独;既能入世(进入世俗生活的群体中),又能出世(在孤独中思考你为什么活着?)。这种能力是需要训练的。只是不同心理类型(特质)的人要训练的东西不一样,情感、感觉型的人要练享受孤独,练出世,练习多思考;思维、直觉型的人要练溶入集体的能力,练入世,练习社会掩饰性。

孤独中的自得其乐是人类的一种美好情愫。

第三个问题  兴趣爱好与职业选择问题。

我觉得现在在职业选择上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强调的太过了。你们是否想过,真实的社会并不尊重任何人的兴趣爱好,反过来说完全按兴趣爱好找工作、寻职业80%是会碰壁的。尤其现在职业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

在工作的选择上要珍惜每个小小的机会,先把兴趣爱好收到地毡下,先做事,先干起来再说。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符合他兴趣爱好的工作。

 人都是在社会这个大海中,在不断的游泳中,慢慢学会你擅长的泳姿:蛙泳、自由泳、蝶泳、仰泳…… ;慢慢找到你适应社会的方式:可爱、可用、核心化、边缘化……。 

以小说《灵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籍华人高行健就一直是边缘化生存状态,但这并不妨碍他拿诺奖。

在喝了很多咸水后,慢慢的找到你适合的那一片海域。你只有达到了用你的技术、智慧、能力、人格,为你所在的社会(环境)提供服务,并且得到报酬,你才谈得上去实现你的兴趣、爱好。否则,你的兴趣爱好只能永远藏在梦幻的口袋中,卧室的地毡下。

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他人,包括大多数老板,都不会对你纯个人梦幻、爱好有兴趣,接受更不可能。

我在第一章中就讲过,工作之初第一个要学的是忍耐。这些忍耐,不仅仅是对上司、同事、别人的忍耐,更多的是忍耐你的所谓“兴趣爱好”对你的骚扰。比如有的同学兴趣是周游世界当老板,在你工作之初,这些奢侈的梦想只能装在口袋里,因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我”愿望,这些愿望是消费的、是需要钱的。所以职业人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忍耐学生气的这些消费、索取的冲动和本能,去为社会创造利润、价值,然后再得到报酬、金钱。

至于最后能不能周游世界当老板当CEO,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实现了是你运气好,实现不了,你会在遗憾中保持去实现的激情和动力,永远快乐的走在职业的路上,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你真的能体会工作、生活中的那份饱含艰辛的快乐,而且永远不放弃理想和激情,你就完成了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蜕变。

《世界是平的》作者在他的书中谈到送他女儿上大学时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虽然家中永远有女儿一张温暖的床,但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立足,并获得一席之地还要靠她自己去奋斗。

第四个问题 人际关系。

学会幽默和调侃自己,享受拿自己开涮的乐趣,不要太拿自己当回事。别人嘲笑你懒得家里土一寸,你就自嘲说家里土一尺,苍蝇都不喜欢呆。丢了钱,就自嘲说傻的赚了钱都不知往家拿,放到小偷的口袋里。在平常生活中,谁喜欢像领导一样板着面孔的人。所以幽默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法宝。

我年轻时很不识逗,不幽默,人家说什么都较真。后来在我现在老公、那时的男朋友幽默的调侃下,在孩子的折磨下,在生活的磨练下,幽默多了。现在真的享受那种人际关系不紧张的快乐。但要注意不要跟你的老板随意幽默就可以了。

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有时会有更大的冲击。尤其是那些内向的以感觉或情感为主导心理功能的同学。人会欺生,这是人性中固有的,所以从外地僻远地方来的同学与当地同学有碰撞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先接受现状,带着苦恼生活,慢慢在新的集体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后,再慢慢的提升自己的自信。慢慢的找到你适合的那一片海域。关键是永远不要放弃你的坚持和努力。

第五个问题  考研问题

首先问自己是不是对你的专业,对研究工作,真的有兴趣和热爱;是不是真的不怕坐冷板凳,真的,OK!去努力的考吧,学吧,研究吧,去热爱这种生活方式吧!

决定了考研以后,尽量不要选择推研(保研)。清华经管院院长钱颖一曾对他的学生说:推研推研即推迟延期毕业。还是这个环境,还是这些老师,你还能学到什么?

所以,一定要考研,就要考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国家的研究生,通过读本、硕、博,在不同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下,扩大你的知识文化网络。

如果拿不准,可先就业。工作两三年后,读在职研究生也是很好的选择。国家现在大力拓宽在职研究生教育的领域,有各种专业硕士,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高教教师硕士,中教教师硕士等等。

有了工作经验的你,将会有更多深造的机会和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命的高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