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线》游戏表格及点评
(2008-11-05 17:18:46)
标签:
生命线纽约教育励志生命的诞生思考原创校园游戏 |
分类: 学生讲故事 |
《生命线》游戏表格及点评
出生
预测死亡年龄的根据:
l
2
3
要求:1、按照以上要求完成生命线(5分钟)
2
3、思考你今后最想实现的三个目标或最想做的三件事,并写在今天日期的右面(在小组交流)。(10分钟)
4、对这个活动的体会(每组选一个人发言)
《生命线》游戏
我讲几个观点不同的小故事。
一个是国外某著名学府在硕士毕业的典礼上,让大家填写自己的人生理想,其中只有百分之三的人有明确的志向,其余的人,有的朦朦胧胧,有的干脆就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若干年过去了,学校把学生们的发展情况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有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取得的成就要辉煌很多。这所学府的名字叫做哈佛。
另有一位很知名的房地产人士说:去了趟日本,看到日本人把每天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条,一分钟都不差。一排就排到了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以后。他把自己的日程也这样安排起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不排计划的一周过得很慢,排好计划的一周过得很快,因为周一就知道这一周该怎么过,这是在缩短生命。起码在感觉上是觉得在缩短生命。更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是,你想见的人,因为未入计划不能见。等到可以见的时候,已时过境迁,人家可能不想见你了,你也不想见他了。这样的计划就让人的生命质量下降了。所以,他干脆不给自己制定什么计划,给日程留下大量的空白和机动性。
见仁见智。就具体的时间表来说,每个人有不同的喜好安排,不必强求一致。就整个一生来说,我以为有计划比没有计划要好,这不但是从成就事业的角度讲,而且是从保护健康的角度出发。纽约一位杰出的医生宣布,“在检查过15321位纽约市民之后,我开始认识到这些病人的主要问题是在生活中缺乏价值观和目标计划。
如果你细心地查找,可以看到很多依稀的影子在这条线上出没。我看到过一个女孩所画的生命线,只到了四十五岁就停止了。我觉得这实在是有些短,因为目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经到了七十岁以上,女性的预期寿命更长一点。我说,你为什么画了这么短的一条线,是不是厌倦了人生?她说,正相反,我无比地留恋人生。我说,这就怪了,留恋就该画得更长,怎能戛然而止?
她回答说,我的外婆只活了四十五岁,我有什么理由比外婆活得更长久?我说,你是不是特别思念你的外婆?她的眼眶立刻盈满了水,说,外婆最疼我了,自她死后,我觉得这世上的人都不配活过四十五岁。
那天我们就此事谈了很久。一个人的生命线居然如此强烈地受着一个已经过世的人影响,这一定是当年那位疼爱外孙女的外婆所没有想到的。这个女孩把对外婆的爱戴化成了对自己的惩罚,甚至自己一生的安排,都受到了制约和影响。我开玩笑地对她说,幸好我们今天做了这个游戏,你觉察到了心中潜伏的暗流。要不然啊,你很有可能在四十五岁之前就生出一场恶病,使自己的生命受到强烈的威胁。因为这种不良的暗示,会被我们的潜意识接收。潜意识这套系统,你说它聪明,它真能破译和指示很多我们在意识层面无法解决的难题。你要说它笨啊,很多时候也会弄巧成拙。因为它时时刻刻在监听着你的信息,你一再对自己说,我不要活到四十五岁,它就把它当成是你的真实愿望,认真地去操办了,它就会在这个期限之前,让你生一场重病,它以为这是帮了你,其实这并不是你的真正愿望。
女孩眼中的泪水被惊讶烘干,紧张地说,你不要吓我,真会这样吗?我说,有很多研究的确证明了这一点。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是我们每一次微小的疾病后面都有这样的意义,但很多疾病确实是有意义的,事关生命,不可掉以轻心。要用一种普遍相关的透视法去考察生病的意义,那些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感和信念,常常会导致一些病状,使病情发生或是药石罔效。
关于生命线,还能凸现出很多和你关联的信息。看你是否善于从这些宝贵的信息中,拼接出你内在的图谱。比如你在生命线上随手写下的数字,基本上是有意义的,但这意义别人无法破解,只有靠你的智慧和回忆。不要放过它们,这种寻找虽然十分辛苦,但对我们也许很有益处。
还有一位年轻的朋友,他遇到的难处是在生命线的左面,他找不到任何值得记录的事情,
他很无辜地看着我说,我想不起有什么可记载的事。但是,我在生命线的右面,就是我的将来部分,写下了很多要干的事,比如我要成为优秀的科学家,我要周游世界,我还要娶一位美丽和妻子和生很多孩子,当然不能违背计划生育的政策,我很可能移民到国外……
后来,我和他讨论,说你觉得自己的前半生一事无成,把希望都寄托在后半生,许给了自己和大家一张空头支票。我不相信一个在前半生一事无成的人,在后半生会硕果累累。当然了,有些人属于蓄势待发,大器晚成,可以很长时间默默无闻,突然间就一鸣惊人。但他们和你不一样,我相信如果让这样的人填画一张生命线的话,他们不会像你这样悲观,他们会如实地写下引而不发的锻炼过程。他们很清楚自己是在积累的过程中,而你却是真正的一穷二白。
那小伙子听了我的这一席话,突然怨怒起来,说,我写什么?我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上中学直到上大学,都是父母一手包办的。这不是我的功劳,也不是我的业绩,你让我如何写?
我看他发火,反倒释然,知道这触动了他。我说,是不是你觉得自己以前一直是在父母的庇护之下,从没有凭着自己的努力真正生活过,所以你才把它们变成一片空白?
我说,我从这里面看出了你想要改变的决心。但是,既然是改变,就要从此时此刻开始。我就不相信在你二十多年的生命过程中,就没有一件事是自主的。如果你找不到这样的事,今后的改变也很难落到实处。
我说,一定要写上。不在路途远近,而在于这是你独立完成的事。在你的生命线上,是一件大事。
后来,我看到那个男生在生命线的左面,郑重地写上了“21岁,独自上大学”。这种发现和肯定,对他是一个崭新的经验。在为自己规划的征程上,这种感觉是制胜的法宝之一,但愿他一旦拥有,不言放弃。
“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是很不幸的。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
我常常遇到一些饱含怒火却又无处宣泄的人,他们似乎觉得全世界都亏待了他们,他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怨气,我在很长的时间内找不到答案,后来,我看到了马斯洛的这段话,恍然大悟。
消极思维的人,对事物永远都会找到消极的角度,总能找到抱怨的借口,最终得到消极的结果。而消极的结果又会逆向强化消极思维,从而使人成为更加消极的思维者。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过上个三年五载,再用十分钟时间,把这个游戏做一遍。把以前的卷子找出来, 比照着看看,也许有碰撞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