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哭吧,哭吧,不是罪!(亲子博客首页推荐)

(2009-01-12 20:56:31)
标签:

哭闹

挫折

无为

教育

分类: 触摸教育

孩子,别哭

编制:凡人音乐       词曲:千山万水       唱:蓝月亮

多想再静静地
看你明亮的眼睛
把你喜欢的歌
再一次唱给你听
多想把心里话
告诉天上的星星
为你许一个愿望
一直到天明
多想再轻轻的
听你说话的声音
念着你的名字
再一次对你叮咛
点燃这白烛光
伴着我们的祈祷
用点点的光亮
慢慢的温暖你的心

哦孩子别哭
这里有我们对你的祝福
点点的白烛光
会为你照亮去天堂的路

哦,孩子别哭
天堂里再没有悲伤痛苦
点点的白烛光
会永远陪着你让你幸福

 

http://www.pcshow.net/images/picshow/0608/187_117.jpg

 

    一直想要分析、总结和思考如何面对孩子的哭闹,今天刚一坐定准备写,脑海中不自觉地回荡起了这首歌。

    含着眼泪听这首歌,似乎看到了地震中的孩子们听着这首歌忍不住潸然泣下、彻声恸哭的悲痛场面。汶川的孩子们,希望你们都能依偎在父母的胸膛畅快地哭,孩子,大声哭吧,哭吧。哭不是软弱,哭到笑为止,我再来说《孩子,你别哭》。面对生活,我们就是“笑要笑出眼泪,哭就哭出个性与坚强”。

    就这样,我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写这篇思考,算是我最近学习思考的第二篇吧。

 

    一直来想写写孩子的哭,是因为有一段时间,一向不怎么哭闹的豆宝突然开始哭得很多,不顺心不遂心意就以大哭来宣泄,不久前悦父也曾为此提醒我:“下午看你的博客,觉得豆宝有点太爱哭了,哭是孩子表达不悦的方法之一,但如果他养成用这种“手段”达成目的的习惯的话可就不太好了。”非常赞同。哭吧,哭吧,不是罪!(亲子博客首页推荐)

 

    豆宝在一岁之时,曾经一段时间进入了“反抗期”,诸事都是与我们的一般想法背道而驰,而且非常执拗,做什么都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看见米妈关于小米进入第一轮反抗期的表现,豆宝与小米比更甚,反抗更彻底更执拗。那时候,我们曾经考虑要对他进行“挫折教育”,就是想让孩子感受挫折,让他明白并不是什么事都能如愿以偿;或者快速转移他的注意力,豆宝就以大声哭闹来反抗。

 

    先插播一点挫折教育。所谓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现在的孩子们太顺利,那条顺利的路都是由父母的心血铺就而成,踩在这样的路上走过来的孩子没有经历拼搏的艰辛,体会成功的自豪,风平浪静中顺理成章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很多的父母抱怨孩子怎么不懂得体谅父母、孩子怎么那么任性、孩子怎么那么漠然,等等等等,是孩子的错吗?不是,是我们错了,不经历风雨磨砺怎知彩虹绚烂,不知黄连苦怎知花蜜甜。

 

    我想给儿子的太多,但是我希望自己给孩子的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有就是帮助孩子塑造一个坚忍不拔的、心胸开阔、敢担当的有爱心的男子汉性格哭吧,哭吧,不是罪!(亲子博客首页推荐),所以,我也对他进行了所谓挫折教育——不满足他的要求,哭也不妥协;转移注意力。但是几天后,我发现我误用了挫折教育:我们这些所谓的不满足不是挫折教育,是剥夺让孩子失去了探索的机会哭吧,哭吧,不是罪!(亲子博客首页推荐)所以在后来我与家人达成共识:无为而治。只要在旁边保护好孩子的安全就可以了,我们从此给了他一个探索的自由,豆宝也不需要再以大哭反抗来换得探索的权利,当时事关安全问题时,哭是无效的。(米妈,这段不知是不是对你关于让我写写如何应对孩子反抗期的答复,和你一起探索)

 

    其实,豆宝的哭倒不让我担心,宝姥对待哭的态度曾让我担心。

    宝姥特心疼豆宝,豆宝一哭,宝姥就完全是一幅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架势,不假思索就满足他的心愿;而且豆宝一哭,宝姥就赶紧抱着孩子着急万分地说:“不哭,不哭,不哭,啊,不哭。”那种紧张那种语气都让我们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所以,豆宝似乎操纵了宝姥——“我一哭,姥姥就满足我!”

    今日,打电话回家,恰逢豆宝不知道什么事在哭,宝姥说:“宝宝,不哭不哭不哭啊,怎么舍得让我宝贝哭呢,妈妈还以为在姥姥家受罪了呢。”姥姥经常放大了哭的负面情绪。

    我赶紧在电话里大声说:“妈,别这样说,哭没什么了不起,让他哭一会儿吧。”

 

    哭是孩子表达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方式,在他还在襁褓中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他的需求和情绪的时候,哭是他发泄消极情绪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这种哭泣基本是生理上的问题,是最容易发现问题或者得到解决的。

    而在长大以后,孩子可以有多种情感表现的手段,他们也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但是,如果父母引导不当,纵容他们把哭当做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并在心理上对哭产生依赖的话,就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这时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平静面对,让他自己哭一会儿,因为哭有利于孩子发泄消极情绪。

    然后温柔把他抱在怀里,可以轻声安慰“妈妈知道宝宝伤心了”,直到孩子停止哭泣。其实这是用行为告诉孩子:“宝贝儿,妈妈和你在一起。”我反对父母这样的教育:“不哭了,你要坚强,你看别的孩子都不哭。”这样只会起到反作用。更反对父母这样的威吓:“不许哭了,再哭,我把你扔掉!”哭吧,哭吧,不是罪!(亲子博客首页推荐)诸如此类。“哭吧,哭吧,不是罪”。

    再分情况处理,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告知孩子:哭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再作出是不是满足和怎么满足的处理,这个过程其实已经部分达到延迟满足的作用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作为父母,我们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积极、开朗的情绪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独立性格。

 

    这些,已经和宝姥达成共识,但是宝姥在面对豆宝哭泣的时候还是容易乱了方寸,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舍不得看见孩子哭,因为他们在乎。

    过往的爸爸妈妈们,欢迎大家来探讨啊。

 

哭吧,哭吧,不是罪!(亲子博客首页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