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重宝宝的情感 (亲子博客首页推荐)

(2009-01-07 19:40:25)
标签:

心理

教育

健康

杂谈

分类: 触摸教育

http://www.imagewa.com/PhotoPreview/232/232_14049.jpg(亲子博客首页推荐)" TITLE="尊重宝宝的情感 (亲子博客首页推荐)" />

我是一颗小芽芽/在爸爸温暖的阳光下

在妈妈广阔的土地上/成长,成长……

 

豆宝南巡已经25天了,我的思维好像在慢慢懈怠并枯竭,有点懒于写好像也不知道写什么尊重宝宝的情感 <wbr>(亲子博客首页推荐)。其实在豆宝离开北京之前,我就给自己布置了作业:反思育儿功过;充电恶补育儿知识;回忆补记育儿中曾被遗忘的故事;整理豆宝成长照片,等等,而如今除了最后一条完成以外,其他的都是浅尝辄止,如同照相没有了模特一样,人就跟着慵懒起来了尊重宝宝的情感 <wbr>(亲子博客首页推荐)

 

儿子在北京时,感觉没有了自己的时间,但是却经常能够忙里偷闲做点事情,而现在当大把的空闲时间留给自己时,我身体不舒服了尊重宝宝的情感 <wbr>(亲子博客首页推荐),人也懒洋洋地一推再推本该完成的事情了。 

书非借不能读也,时间非紧张不可挤也。那时忙者忙矣,也完成了不少事情,现在倒好,整个一个浑浑噩噩。

 

最近在看有关儿童心理学的书籍,在反思教育中的心理教育。

心理是一个微妙的与生活点滴息息相关的问题,孩子的早期教育不仅仅是脑力的开发,还有诸多需要关注和保护的细节以保证孩子有一个宽松的自由的环境,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成年后的行为都能从儿童的成长中追根溯源,并且继续或者永远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成年后有意或无意识地、或多或少地延续了我们的父辈曾经教育我们的方式,虽然也许这种方式并不为我们接受。

记得有一次一位听友问周泓老师:“我从小就是被我爸爸揍大的,我非常痛恨我父亲,可是为什么我现在面对我不到两岁的儿子控制不住也大打出手呢?”尊重宝宝的情感 <wbr>(亲子博客首页推荐)听到这话,我心里突然涌起担忧和害怕尊重宝宝的情感 <wbr>(亲子博客首页推荐),我会不会也在无意识中延续了很多不为童年的我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呢?所以经常在现在的行动自我反省,回想自己童年曾经不喜欢或者深恶痛绝的方式,并寻求一种更为合理或者尊重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基于此,我愿意尊重孩子所有的情感。

记得小时候为了什么事情哭,父母辈们或者老师们总是严厉地恐吓说:“再哭,我就把你扔出去!”或者“再哭,我就让你离开教室!”尊重宝宝的情感 <wbr>(亲子博客首页推荐)内心的那种要被抛弃的恐惧总是让我们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情绪,来换得父母或者老师的“不抛弃”。我们都天生具有自我恢复的功能,偶尔地心理情绪受抑不会影响我们的成长,但是当这样的氛围成为我们成长的赖以求生存的空气的时,我们的心理已经受到了不正常的抑制尊重宝宝的情感 <wbr>(亲子博客首页推荐)。而这样的抑制必然会在以后的成长中付出代价,并在一定的情景中以不意想的方式爆发出来。

 

我们经常看到关于那些因为具有非凡天赋或者不凡成就而受到追从的优秀人士,突然行为举止超出世人所料——如自杀、杀夫弑母等等的报道。尊重宝宝的情感 <wbr>(亲子博客首页推荐)这些人有一个相对普遍的共性,小时候大多有着让父母骄傲的童年经历或者有着受到严格管理的童年。这些天才们小时候出类拔萃或者乖巧懂事,有意或者无意间受到不是他的年龄所能承受的期望,他们压抑自己的抑郁、空虚或者软弱来满足成人眼中的“懂事”和“成熟”。但是当他有一天,感到自己难以或者疲于维持住某种理想形象时,他的焦虑、极度自卑、极度压抑等等就像黑色的梦魇一样让他窒息,从而走向让人扼腕叹息的另一面。心理学分析认为,这些人的童年是心里发育残缺的童年。尊重宝宝的情感 <wbr>(亲子博客首页推荐)最近又出一则新闻《中国第一神童出家当和尚》。也想起最近一位妈妈的文章:《庆幸孩子不是神童》,我也是——庆幸孩子不是神童,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因为我缺乏驾驭神童现象的“仙女手中的魔棒”。

 

人要有情感宣泄的空间和方式,对于一个毫无求生能力的婴幼儿来说,他的情感发育不仅仅需要宣泄,更需要父母细心的呵护。

尊重孩子所有的情感,与之共情并永远温柔地和他站在一起,也许就是最好的保护,是引领孩子成长迈出的最好的第一步。

 

PS:暂且算我学习充电的开篇之作吧(就算是序),要求自己继续学习,继续汇报。

热烈鼓掌:呱唧,呱唧,呱唧……

连绵不断……

 

尊重宝宝的情感 <wbr>(亲子博客首页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