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绝不良的哄逗孩子的言行?(亲子推荐)

标签:
拒绝不良哄逗言语育儿 |
分类: 孕育札记 |
有了孩子,更发现很多大人对孩子的哄逗行为十分不适,但是我想他们大多都是善意的,只是不懂这方面的知识罢了,所以有时候有点抹不开面子。
上次,宝妈我要出差了,宝姥和豆宝在小区门口送我,出租车迟迟没来,我就哄着豆宝玩。这是小区的一位女保安过来了,她看我迟迟没叫到车,就用对讲机非常严厉地要求保安为我招车过来。然后奔豆宝走去,冲着豆宝就大声吓唬:“小朋友,把你手里的玩具给我玩一下,要不然我打你,妈妈出差去了,没人帮你了,我把你抢走。”我感觉非常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对她说她的行为对孩子是何等的不好。我说:“宝宝,不怕,妈妈不在家,还有爸爸和姥姥保护你呢。你说,阿姨别吓唬我,我才不怕你呢。”并示意姥姥赶紧抱走孩子。我知道这位女保安是好心逗孩子玩,但是她不知道这种语言行为已经吓到了孩子
,可是我有点抹不开面子指出她行为的不适。宝姥从此远离那位女保安,不再让她有机会吓唬到豆宝。
还有,我的朋友告诉我,她家的妞妞长得很胖很白,脸上挂着两块肥嘟嘟的肉肉。出去玩时,遇到一些人哄逗孩子,直接就上手捏孩子的脸蛋,大人的手脏不说,有时候有的人没有轻重,把孩子捏哭了。我同事说她特别烦这样的行为,知道这些人是好意是出于对孩子的喜欢,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多么不合适。我同事只好频频阻止对方:“别捏孩子脸蛋。”可被很多人认为这妈妈真够各色的,教出孩子肯定不怎么样。我同事很烦恼。
我记得小时候邻居大哥下手特别重,就特喜欢把小孩子掐哭,很多孩子一看到他就哭。我一直很怕他,长大成人了还没有忘记他当时吓唬和哄逗我时的情景。
遇到这样的情况并不偶然。还有遇到说话特别不注意分寸的人。
豆宝一岁半时后的一天中午,宝爸请朋友吃饭。13:30光景,我和宝姥带着豆宝走出饭店大门,在停车场的边上玩。过来一个老太太,看见豆宝就逗他,并说:“这个孩子真白,长得真好看,真可爱。”宝姥赶紧让豆宝感谢这位奶奶的夸奖,豆宝已经开始犯困,对老奶奶并不是像平时那样热情,表现地很懒洋洋。老太太就大声地对着孩子说:“这孩子怎么这样?!有病吧?!”宝姥一听就不乐意了,立即回敬:“你这老太太会不会说话啊,不知道怎样说话就不要说。”抱着豆宝一转身不搭理人家就走了。豆宝很快就在姥姥的怀里睡着了。
还遇到过那些特别不会说话的人,北京话叫做“方人”的不吉利的语言,宝姥对此从来就是直接回敬,并直接告知对方这样的语言是不对的,请对方以后注意。为此,宝姥曾经在语言上得罪过宝爸的同事,我感到有些抱歉,但是我理解宝姥的心情,谁都不愿意听到不吉利或者不敬的言语。而我,总是很顾及别人的面子,一般不会直接回敬,一般采用提醒的方式告诉对方,而一般会被认为纯属迷信或者多心。其实事后我自己心里也感到难受,直接告知对方不喜欢这样,他的行为不对不就完了,迂回提醒什么呀,还被误会。
我其实很欣赏宝姥的直率和坚定。我想起猪妈曾经也写过类似的文章,猪妈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或者反驳,但是猪爸为了孩子从来不怕得罪人,直言相告。我更喜欢猪爸和宝姥的处理方式,猪妈的行为和我一样碍于面子却自己活受罪,何苦来着呢?但是每每遇到类似事情,还是抹不开面子啊。
不良的哄逗行为和语言对幼小的孩子的心灵是一种伤害,让我们为了孩子,该出手就出手(挡住伤害的手),该回敬就回敬(不善意的不适语言),该告知就告知吧(善意的没有意识到问题的言行)。毕竟孩子的健康安全比我们的面子更重要。
谢谢亲子编辑的推荐,爸爸妈妈们多交流啊。
本文已被推荐到亲子中心首页博客区:
亲子博客首页焦点:
早期教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