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天,我将亲眼见证“奥运火炬”在滨海新区传递!

(2008-07-31 14:09:10)
标签:

育儿

奥运

火炬传递

天津传递路线

滨海新区

希希公主

明天,我将亲眼见证“奥运火炬”在滨海新区传递!

 

    明天,奥运火炬将在滨海新区传递了,这次火炬手中有我们单位的领导,火炬传递路线又正好经过我们单位,传递那天我们公司还将派出助威观众,希妈我很幸运能够亲眼见证火炬传递的经过,真是太激动了,想想明天就能看到圣火了,心情还真是激动呢!刚从网上搜到了传递路线,亲们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吧。

 

    天津市火炬传递路线设置是以展示天津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大都市现代化气息,全面展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新成果为宗旨,将展示天津现代化城市市容景观建设和突出历史人文文化相结合。具体的传递情况是:

    8月1日,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港、保税区、开发区三个功能区进行火炬传递。起点设在天津港码头广场,终点设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前广场(天津港梧州集装箱码头—四号路—保税区海滨五路—新港大道—通达广场—海滨九路—京门大道—泰达大街—新城西路—第二大街—新城东路—泰达大街—会展中心,全程15公里,依次要经过天津港、保税区、开发区的12条道路,其中火炬手的传递是10公里,分配了191名火炬手,圣火车队运行展示6公里。

  8月2日,天津市市内中心区进行火炬传递,起点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内,终点天津大礼堂广场,全程是25公里。其中225名火炬手传递12公里,圣火车队运行展示是13公里。途径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河北区、南开区、红桥区25条主要道路,经过和跨越7座海河上的桥梁。

  8月1日的线路中开发区、保税区和天津港的传递特点,突出了滨海西区三大功能区开发开放建设的最新成就,以国际化信息港集装箱码头,经过保税区、开发区的主要街道,展示了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举办地的滨海国际会展中心、泰达足球场等一些标志的建筑,集中展现滨海新区的各项现代化建设成果。

  8月2日市内中心城区的路线,突出了天津城市建设市容市貌的新成就,同时展现天津悠久的历史文化。起点就是我们奥体中心,它紧连着我们奥体中心体育场,从8月6日到8月15日,在这里要举行12场奥林匹克足球比赛。集中展现天津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崭新成果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新面貌,围绕海河沿线进行传递,突出展现作为天津自然景观标志的海河,开发的新面貌以及沿河文化的精髓。线路经过了沿途既包括了友谊路、卫津路等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标志地区,又涵盖了古文化街、鼓楼、意式风情区、五大道等历史风貌建筑,充分表现了天津城市建设中现代化与历史的完美融合。在海河沿线的传递中,将7次经过海河跨越桥梁,同时在传递过程中还要经过3座立交桥,全面展现天津在现代化桥梁建设方面的成就。(北京奥运官网www.beijing2008.cn记者王慧芳 韩大海发自天津)

 

    这么难得的经历,还是应该记录下来。等以后拿出来看看,肯定特别有意思。对了,这两天见闻可真不少,都是最近大家的所见所闻,是真是假就先不评论了,反正大家聊的热闹极了,越是快到传递的日子了,大家就越是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新鲜劲儿呀!

 

    听说,原来计划在塘沽区传递火炬的,不知为什么取消了,可能是因为开发区和保税区这里的居住人口少,塘沽区的居住人口比较密集,不容易警戒吧。不过,这样就有很多人都不能亲眼看到这一切,确实有点可惜了。

 

    不知道别的地方是怎样传递的,我们这里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到火炬的,连火炬传递途径的各种楼里,也不允许开窗或观望呢!都是各单位派出的代表参加,听说要统一服装,是雨衣呢,听说预报明天有雨!不过我还没领到呢。路线周边都围起了栅栏,不能和火炬近距离的接触,估计要拍照的话,傻瓜相机就比较吃亏了,嘻嘻!幸好我们公司有专业的。看火炬传递时注意可以带相机、伞、帽子,不可以带包!

 

    传递是明天进行,今天下午圣火就要到了,传递途径道路今天晚上就会戒严,更麻烦的是明天上班很多车都进不来了,要求班车必须6点前到,这样有很多市区居住的人,早上4点多就必须上班车了,真是够折腾的。我们上班车的时间是早上5点多,明天得起个大早儿!

 

    圣火在天津传递完就进四川了,在四川传递后直接进北京,其实大家都挺关注在四川的传递情况的,说起来心里还是酸酸的。

......

 

    可惜,我们的希希公主不能看到火炬的传递了。现在我们就等待着明天圣火的到来,希望能多拍些PP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