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活动:推荐给家长的文章(一)

(2010-03-30 15:11:06)
标签:

读书

育子

经验

书海

杂谈

分类: 家庭教育

http://s9/middle/4d73764ax82ff71e78ac8&690

浅谈爱上阅读与写作启蒙

 

    从孩子落地之时起,我就踏上了学习如何做一位合格母亲的慢慢长路,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我都毫不例外地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扰,在与孩子层出不穷的小问题、坏毛病斗智斗勇中,我也在一步步地学习和成长。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应该算是个新手。应班主任何老师之约,就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以及在写作启蒙方面谈一点我个人的体会。

 

    让孩子爱上阅读

 

    关于阅读,我不得不从孩子小时候说起。阅读启蒙,我做得比较早。大概在孩子四个半月时,我给他买了很多识物卡片,卡片上瓜果李桃、萝卜青菜、小猫小狗,颜色鲜艳、画面简单明快,很容易引起孩子注意。当时家人和保姆都笑话我,说对这么小的孩子为时过早。其实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只是想拿它们当作玩具让孩子随意把玩,同时也是为了锻炼他两只手的灵活性。可是没过几天,我们都惊异地发现孩子很喜欢这些卡片,常常坐在婴儿车里拿起卡片翻来翻去,一张张看得很仔细,每当他拿着卡片看时,我们都会大声地、清楚地告诉他这是什么,如果有可能再拿来身边的实物和卡片对照。有一天,我在远处看到小家伙手里拿着画有蕃茄的那一张卡片放到张大的嘴边不停地做出“吃”的样了,我知道他听懂了我们说的话。再后来保姆喂饭时都要靠这些卡片来哄他了。在他会坐以后,就学会翻书看了,每天坐在小桌前不知要把那一大摞书翻来翻去多少遍。这一摞大开本的书刊很杂,有专门买给他的卡通读物,也有我当时爱看的育儿、时尚类的杂志,他来着不拒,翻得津津有味,我想可能翻书这个动作本身更让他感到有意思。然而对于我,只要他亲近书本,就是最好的开端。

    后来就开始照着书本给他绘声绘色地读故事,放磁带给他听故事,在这一阶段他的认知和语言能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他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带他去书城“闻闻书香”,然后挑选那些让他感兴趣的、绘画精美的、有购买价值的、又比他的实际能力稍微高出那么一点点的图书,买回来一起阅读,反复阅读,不久我就发现很多很多故事他都能一字不差地记下来,完整地讲给我听。至今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仍然是书城。

    3岁左右开始教他认识一些简单的字,也开始在读书的时候有意识地一边指着文字一边念,遇到学过的字会特别地停下来让他自已认一下,这个时候认字大多是被动的,孩子主要还是被丰富多彩的插图所吸引。现在回忆起来,这个时候特别需要耐心,不能强求,只需要慢慢地引导。

    4岁多以后对书籍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喜好与需求,逐渐开始自已阅读,并对识字有了迫切需求,在阅读中自学、认识了大量的生字。记得刚上一年级时,当时的班主任老师就对他的阅读和识字能力大为惊呀,其实这确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从黄斯宇的成长经历中我越来越感到: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潜能以及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让孩子爱上阅读,我们家长需要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让孩子热爱阅读,父母就要做个爱读书的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和孩子一起阅读,为孩子朗读有感染力的文字,这个过程本身就让自已和孩子都受益非浅。在每晚临睡前,我们说好有15分钟的读书时间。书目由我来挑选,通常是平时他没有耐心看完的书,或者需要我做一些讲解的书,或者是我认为需要配合教材拓宽视野的书目。比如,教材里学习有关“春天”这一单元时,我会读一些课外的描绘春天的散文和名家名段或古诗词。《三国演义导读》也是在这个时间读完的,这学期还读了《女儿的故事》、《水孩子》、《语文新天地》等等。最近他又很着迷于希腊神话故事,经常和他爸爸探讨宙斯啊、普罗米修斯等诸神的传说,我对这些知之甚少,这些天正在网上搜索有关书目,也准备买一套适合的版本,晚上读给他听,同时也丰富了自已。从这周开始,我正尝试着给他读一读成人的长篇小说,比如《藏獒》,这部透着豪迈的阳刚之美的文学作品阐述了对忠诚、道义、职责、尊严、耻辱等等的理解,我想男孩子应该喜欢,也应该从中受教。果不其实,目前只读完了“序”,他已经被深深吸引了。

 

    第二、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阅读,作为我们家长首先不能像如今这个社会一样急功近利。要明确读书的基本意义,读书不是为了学习成绩,也不是为了写作文,自古以来我们都知道读书就是为了“明理”——明白世间的道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孩子读书却带有了浓重的功利色彩。

    其次,家长也不要对读书寄予过高的期望。家长总希望孩子看有“教育意义”的书,能“提高学习成绩”的书,而孩子却大都喜欢轻松的卡通读物,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开放时代,他们面临着比我们当年多得多的选择。除了书,还有电视、游戏机、以及网络。所以,读书对于孩子首先是娱乐、是快乐,然后才是精神上、艺术上的需求。读书对于孩子就是寓教于乐,在娱乐、快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接受思想。

    有次黄斯宇和同学发生了争执,对方重重地打了他几拳,他没有还手。回家后他告诉我整个事情的原由,并且说被打的地方还很疼。作为母亲,我很心疼,特别是他身体不好,我生怕他在学校吃亏。虽然我知道这其中他一定有错,但还是忍不住很生气地说:“你不会还手啊?!以后少跟他玩儿,还说是好朋友呢,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斯宇听后默默地流泪了。晚上写完作业后,他坐在我身边说:“妈妈,我给你讲个在书上看到的故事吧。从前有个非常懂得交朋友的人,他的朋友里有个嗜酒如命的,常常闹得人家整夜不安,还有个脾气暴躁的,和别人说不了几句话就掀桌子踢凳子,其它人都不愿和他们做朋友,只有这个人一直都和他们是好朋友。这个人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不喜欢的东西,应该学会宽容,这样我们身边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斯宇最后总结道:“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已。”

    我听了之后,非常汗颜。孩子从读书中明白世理,要比作文写得好坏不知重要多少倍。

 

    第三、培养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1、为孩子选择“喜欢”的书。特别是对于阅读启蒙阶段的孩子,尽量挑选他喜爱的类型,目的是引起阅读的兴趣。

    比如,斯宇在4岁多时疯狂迷恋奥特曼,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实在不能理解奥特曼的魅力所在,但也拗不过他的死缠烂打,那个时期给他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那些书简直就是他的宝贝啊,天天捧着看、照着画。在我们批判那些都是垃圾的同时,也诧异地发现他从那些书中认识了很多很多的生僻难认的字,也正是从那些书开始他可以独立阅读了,对此我感触颇深。

    对孩子的阅读过程不要管得太死。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这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

   从“喜欢”而开始阅读,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2、为孩子选择“适合”的书。根据孩子的识字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来为孩子挑选书籍。如果孩子特别喜欢阅读,可选择稍微高于孩子实际水平的书籍。相反,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可以选择略低于孩子实际水平的书籍。

   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除了控制那些真正有害的书刊外,不要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太多的约束和控制。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不要过多地干涉。

 

    3、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告诉孩子要爱惜书,不撕书,不折页。鼓励孩子自已选择感兴趣的读物。合理安排时间,每天或每周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并尽量为孩子创造安静的读书环境。斯宇每天放学回家后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他全部用来阅读。根据老师推荐的书目和孩子的喜好,我们经常一起在网上购书,孩子也很享受网络购书的乐趣,现在一听到有快递上门,就赶紧来问是不是他订的书。

 

    4、在孩子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后,逐渐鼓励孩子记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逐渐养成能从阅读中获取一些东西的习惯,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比如,这学期老师提出的,要求孩子们做的“3+1”工程(每天积累3个好词,1个好句)就特别好。起初找好词好句,都要我来帮忙,现在基本不需要了。他已经能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他认为的好词好句,并且知道在平常的练笔中使用它们。

 

    关于阅读,最后我想说的是,家长对读书的态度和行为决定了孩子对阅读的热爱和方式。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轻松自由的阅读氛围是我们家长的职责,也是我们能够做到的。

 

 

    写作启蒙

 

    关于写作启蒙,老师们都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作为家长,首先我想念一段作家肖复兴的话,他说:“孩子最初的作文练习,就如同最初学步一样,必须有大人拉他一把,弯下腰来和他一起蹒跚几步,让他心中不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家长应该是习作的引路人,而不是写作殿堂旁的狰狞门神。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我认为最初的写作就是写话,把想说的话,用通顺的语句写下来就好了。这看似简单,其中却包含了很多内容。

    1、哪些是孩子想说的话呢?这就要鼓励孩子多观察、勤思考、发挥想像力,写出自已的真实感受和真心话,不怕他思维怪异,想得离谱,只要他能得说出理由和想法,就要肯定和鼓励。

    孩子们在写作之初,下笔艰难,不知要写些什么,从哪儿写起。这时候家长不要着急,要有耐心地适时引导,给他一个有感触的话题,和他一起讨论,让他说一说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结果可能是什么,都有哪些人物出现、出现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等等,慢慢地孩子就知道文章的大致结构了。儿童的写作不求语言优美,只求真实、生动、童趣。想像力越丰富越好,内容越有趣味越好。和孩子一起编故事、编童话,那些在大人们看来天马行空的故事和想像,却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孩子们走向写作的桥梁。

    前段时间学校举办运动会,第一天回来,我问斯宇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项目?同学们都是怎么比赛的?他只能说出个别的比赛项目,只说开幕式的方队很好看,具体有哪些方队就说不太清了,他说只顾得在一旁看书了,都没注意到。我就告诉他:学校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是孩子们的盛会,虽然没有你的比赛项目,但是当个啦啦队长也不错啊,为同学们加油,你投入其中就会感到体育的魅力和乐趣。你看看同学们都是怎样跑的、跳的,他们比赛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再仔细地观察下闭幕式是怎样的?最后要求他运动会结束后写篇日记。

    通过这些启发、引导和要求,后来他的这篇日记写得很生动有趣。

 

    2、语句通顺流畅就需要阅读打好基础,多读书,多朗读美文美诗,鼓励孩子用自已的语言讲故事,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要靠孩子们长期地、一点一滴地日积月累逐渐完善,不能急于求成。

    在写作之初我觉得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写作的基本要求或技巧,比如,语言尽量简炼不罗嗦;在写话中尽量不写重复的语句,不使用重复的词语;抓住主题、围绕主题、不写费话;巧妙运用提示语让文章生动出彩等等。另外,帮孩子修改病句时,一定要告诉他为什么这样改?修改前后有什么不同?让孩子反复读出自已的写话,让他自已听听语句有没有拗口的、别扭的地方。

    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细节,在平常的写话练习中恐怕更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多花些心思。

 

    我就谈到这里吧,以上都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希望今后多与各位老师和家长互相交流经验,沟通心得,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共同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