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维斯大楼,大学有必要这么商业吗?【拐来拐趣】

标签:
真维斯清华大学商业气息高等学府校园 |
真维斯大楼,大学有必要这么商业吗?【拐来拐趣】
文/搞拐
继暨南大学冠名“富力教学大楼”之后,23日,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悄然挂牌“真维斯楼”。网友将照片传至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清华学子哗然一片,纷纷在网上表示要特地去“膜拜”一下。昨天,记者赶到清华大学“真维斯楼”,看到不少过往的清华学生在这里拍照“留念”,不过,与网上的众多质疑声音不同,大部分接受采访的同学表示理解。
个人认为学校,尤其是一所高级学府对自己的楼进行商业命名,让人觉得这所学校的教学本质与经营理念已经发生转变,大家可以去国外看看他们的教学楼,很多楼都是简单的数字,也就是在中国这个楼那个楼的命名,而却还乱改名,让人情何以堪啊!甚至有人称其不如改名叫杜蕾斯楼。虽然只是一时的戏谬之言,但却表达出了不满,这个楼是永久的命名还是一时的定名?这个我们无从考量,但有个事实是此楼已经改名叫“真维斯”楼了。
对此楼命名的解释,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李希光老师:“真维斯楼”是“真理维护者居于斯楼”。
按照李希光老师的裂解,班尼路将冠名土木工程系大楼,意为“传鲁班精华,当路尼众也”;鸿星尔克冠名图书馆,“鸿鹄飞星,尔辈克己”;
杜蕾丝冠名医务大楼“杜仲飘香,纵观味蕾,丝线号脉”;杰士邦冠名学校保安处大楼,杰出之士护国安邦。
其中也有人辩称,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那是因为又大师,如果大师没有了,那也就不是大学了。大学跟楼叫什么名字更没有关系。
但按照我的理解,大学之所以是大学,那因为是一个处所,如果能在一个大师家里学习就能得到文凭,那么我还真无所谓在什么地方学习,但是在中国却不行,必须要在特定的范围与环境下才能得到这一纸文凭。大学作为一个高等学府,一个获知真知的地方,一个含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如今却充满了铜臭味。
当然,大楼叫什么名字根本就不关我们什么事,但有一点却很致命,大学必须要这么商业吗?难道国家没有给钱?还是给的钱不够?
把广告引进大学,让学生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广告氛围之下是一个好办法吗?
清华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应该不差钱,但为什么有这么多老师掉进钱眼里呢?从真维斯大楼的命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问题,社会的压力已经开始腐蚀一部分老师,他们的灵魂受到了侵蚀,正因为压力变大,那么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老师们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收入,只有这样才能过上好生活,好日子,有更多的钱来提供挥霍,提供研究经费,用钱来体现自己的身价和地位,按照如此逻辑托段,看来那可怜巴巴的科研经费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