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替罪的羔羊,论三鹿奶粉的垮台[拐来拐趣]

(2008-12-29 10:54:15)
标签:

三鹿奶粉

三聚氰胺

替罪羔羊

田文华

杂谈

替罪的羔羊,论三鹿奶粉的垮台[拐来拐趣]

搞拐/文

 

2008年12月24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对三鹿发出破产令,正式宣告石家庄三鹿股份有限公司破产,其资产清算进入法律程序。

先别管三鹿破产不破产,这跟咱们没有什么关系,咱们来说是这个事,搞拐事先声明,这只是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只是对三鹿的事件给予一点的猜测与揣摩罢了。

三鹿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所留下的问题,令人感到深思,却该破产的破产,该合并的合并,该赔的赔,该罚的罚,总之一句话,该干嘛干嘛去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在一个三聚氰胺的问题上,就促使三鹿这个庞然大物在短短的几个月之间就垮台了呢?为什么就这么轻易地跨了呢?

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人把问题指向了三鹿的管理问题上来,也就是人为事故,确实这点大家都不能否认,但是如果再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大家就会发现,其实三鹿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人为这个简单,似乎还牵扯到了许多不可告人的东西在内。

三鹿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幸福乳业合作社,当时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经过50年发展,三鹿发展成为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在发展,乳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说:“创新,是三鹿发展的核心动力。三鹿过去的每一天都是在不断创新、完善和超越自我中度过的,只有我们的学习与创新速度快于对手时,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创新却是在三鹿奶粉中加三聚氰胺(尿素),确实令大家吃惊,咱们的国人一天究竟要吃掉了多少吨尿素?

创新,这个口号很好叫,也有人认为很好做,但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如果仅仅只是把目光的焦点对准市场,而忽略的身后对产品质量的把关,那么这个创新所依靠的根基是完全就是一句空口号,在没有问题的前提下,企业确实有很大的时间与精力来拓展市场,但是一旦遇到危机,那么企业也有可能在瞬间灭亡。这恰恰也指出了,咱们的这些个大型企业自身管理上的不足,对企业的管理,应该是个系统工程,根基不稳,那么再强的企业,其实也只是一个好看一些的绣花枕头,如果捅破开来,里边的草芥就会一览无遗地暴露在世人的面前。

创新与企业应当是实际相结合,田文华董事长说:“中国搞市场经济时间短,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决策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甚至生存。但我坚信,无论出现任何情况,只要脚踏实地的从企业承受能力出发,任何事情下都能发展。三鹿五十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这点,田文华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但是对于这个“脚踏实地”,三鹿还是做的不够,甚至是根本就没有做,或者是没有做到位。

对于原奶中检测不出三聚氰胺的存在那纯属是瞎子说梦话——瞎扯,不是他们不愿意测,而这早已经是行业潜规则了,不然蒙牛,伊力等企业的奶制品中就不会出现同样的三聚氰胺了。

究竟是谁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把三鹿的事件无限扩大,到现在大家依然说不清楚,但是矛头却全都对准了三鹿,造成这样的情况,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毕竟死一个替罪羔羊,总比大家一起死要好。

诚然,死掉一家企业,市场肯定会造成波动,但是对于整个行业格局来说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也不会有太大的破坏性的伤害,而事后的补救措施,其实只是现在存活企业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往正规化发展的方向迈出了那一步很早就要迈但又不敢迈的一步。

现在有了这个契机与启动点,大家前进的步伐得到了统一,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大家生产成本同样增加,同样的成本附加在了奶品上,价格并不会产生倾斜,同样道理市场份额并不会造成倾斜,而唯一失去市场的也仅仅只是三鹿一家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