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白玉兰士兵突击金婚闯关东电视剧娱乐 |
闯关东缘何无缘白玉兰奖[拐来拐趣]
搞拐/文
第十四届上海电视节已经落下落下帷幕,《士兵突击》众望所归斩获白玉兰金奖,《金婚》获得了四项大奖,惟独《闯关东》却是颗粒无收,惜别白玉兰奖。
面对如此悬殊的待遇差别,许多为《闯关东》抱不平,各种论调频频对白玉兰奖发起了攻击。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以上海市的市花“白玉兰”命名,象征着该奖的纯洁、公正和艺术至上,它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性电视节目评奖。
“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是一个国际性的电视节目评比赛事。以繁荣和鼓励国产电视制作、加强国际电视交流为宗旨,“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对奖项进行了结构性调整,旨在发挥评奖的市场杠杆作用,推动中国电视业的发展。
其实《闯关东》落败白玉兰奖也是在意料之中,不是搞拐说《闯关东》,而是题材的取决上,《闯关东》不如《士兵突击》与《金婚》。
众所周知,部队题材跟社会题材尤其是生活婚姻题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闯关东》最多也只是一段时期的社会现象,这二者相比,显然是有一定的差异性。
而对于受众群体来说,《士兵突击》与《金婚》所涵盖的受众人群是大多数的人群,而《闯关东》则只是一片区域里的小众人群。
《士兵突击》讲述的其实就是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不抛弃任何一个人,不轻言放弃。系统的对中国部队治军理念进行了一个概括与诠释。
众所周知,中国的部队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也正因为优良传统过多,形成了部队口号过多,内涵太过富裕,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军事思想。想对比美国的治军理念——没有任何借口,来说我们的治军理念太过絮叨,这就造成了治军理念上的些须差异,新老将领在思想的碰撞上常常出现摩擦与隔阂。
《金婚》则讲述的是琐碎中见生活真谛,直指人心,挖掘人们开始思索与探讨,婚姻究竟是什么的一个社会话题?当然这也不排除《金婚》符合上海人的口味,毕竟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个喜好,而《金婚》恰恰符合了上海人的生活口味跟上海人的人生价值观。
《闯关东》,所讲述的其实就是一部迁徙与拼搏有关的片子,从农民变成地主然后到资本家的人生转变,阐述的最有特点的就是一个“闯”字,爱拼才会赢这一致理在这里诠释得比较丰满,但是也由于其题材取材上的先天不足,《闯关东》描述的是一群山东人因生活所迫到关东创业致富的人生历程,描述一个时期的人员流动方向,但是总体上来说,其所表达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群,虽然闯关东轰轰烈烈,体现出北方人不畏、不惧、艰苦、勤奋、豪放中不失精等等的人生理念,但是也难以掩盖其中的一大弱点,那就是没有考虑到那些经历过闯关东的人,他们会如何看待这其中的辛酸荣辱呢?也就是说《闯关东》叙事性大于表述性,整部片子所阐述的内涵没有升华,这也造成《闯关东》的失败原因之一。
同时《闯关东》临近结束,出现了一大败笔,个人认为,《闯关东》剧情进展到朱开山跟潘五爷的握手言和应该可以宣告结束,而后面开矿跟日本人的斗争确有点狗尾续貂的感觉,给人看上去十分的不爽。不是说加得不好,而是跟原意的内容有点相悖,个人觉得应该是放进续集而进行演绎,而不是放进前部,给观众造成的假象是整部片子不上不下,拖沓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