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培训课的题目是《创造杰出绩效的教导》,
培训的目标是为经理人提供一套系统的理念和方法使他们能深入地认识管理者的角色,有效激励下属,辅导下属创造杰出的绩效。
提到绩效管理,培训老师先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小故事,说:动物界召开“年度动物明星”评选大会,由于预算有限,只能产生一名“名星”,奖品丰厚。天上飞的动物选出了鹰,水里游的动物选出了鲨鱼,陆上跑的动物选出了老虎。这给评委会出了难题,究竟该选谁呢?被提名的三个动物都具备成为明星的条件,但是成本确实有限,只能选一名。评委会商量了很久,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最后终于制订出一个评选方案:只要满足“会飞,会游,同时又会跑”这一个条件就能当选。最后,鸭子当选了“年度动物名星”。众动物们纷纷议论并表示来年不会再参加这个比赛,说这个比赛没有起到鼓励高“绩效”的目的...
由此,我想到了公司的绩效管理,它是一套硬性评分的体系,年终业绩评估时硬性规定“杰出绩效”的员工比例占10%,“不符合要求”的员工比例占10%,后者需制订改进计划,三个月后评估,如果还被评为“不符合要求”,则被解雇。通常在年底,被提名为“杰出绩效”的员工比例都会在20%左右,因为公司职能部门很多,例如“会飞部门”,“会游部门”,“会跑部门”...等等,管理层需要反复开会讨论哪些被提名的员工是那10%的“杰出绩效”获得者,因为,本着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做为平衡杠杆的薪酬体系都是与绩效挂钩的,被评出的“杰出绩效”的员工,其奖金比例不仅远远高于其他员工,而且来年的调薪比例,提升机会,培训机会都会很高。可是,评选过程中管理层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即职能部门不同,工作性质不同的员工的绩效结果如何进行比较?我想,对人的评估需要谨慎,我们不能只单纯追求所谓的公平,公正和数字比例,而忽略了绩效评估的真正目的,选出鸭子类员工,使真正需要认可和激励的员工受到消极的影响。这个小故事带给我的收获,我想用在今后的工作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