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勇敢?
(2010-01-08 12:57:14)
标签:
教育育儿勇敢胆量在家教育 |
很多家长都是在抱怨自己的儿子怕困难,不勇敢,没男孩子样。呵呵,不光男孩子要勇敢,女孩子也得勇敢。因为生活中你时时都会遇到困难,不论你是男是女,如果你畏惧困难,没勇气去战胜困难,那你只能被困难打败。
现在的孩子的确没我们小时候勇敢,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看待他们的“不勇敢”和如何帮助他们勇敢起来呢?
我觉得,首先,我们应当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坦然面对孩子的“不勇敢”。孩子小,经历少,经验少,能力弱,他们面对一些困难时会有畏惧心理,这很正常,家长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着急上火。别说孩子了,我们大人很多时候都会畏惧困难,不勇敢。
就拿在家教育来说吧,据深圳某机构的调查,当问到“假如有条件,你会选择在家自己教育孩子吗”,有百分之五十多的家长选择“会”。可为什么不干,反而是100%地都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去,让他们继续“受罪”呢?理由是“没条件”。没什么条件?时间啦、财力啦、能力啦等等这些“条件”都没有。嘿嘿,时间对谁都是一样的,人人都是一天24小时,不会说谁多俩小时,谁少俩小时。没时间,挤时间不就得了。QQ,不聊了;韩剧,不看了;饭局,不去了;麻将,不打了;农场,不玩了;以前睡8个小时,现在改睡6小时了……时间不就挤出来了么?我以前做生意,天天忙得一塌糊涂,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后来,为了搞好冲冲的在家教育,生意不做了,改在家炒股了,时时刻刻都能陪孩子。有朋友说了:哎呦,我的妈呀,股市有风险,95%的人都不赚钱,我教育孩子还怀疑自己的能力呢,你现在让我再加上炒股,这事我干不了!是呀,炒股咱是新手,有风险,育儿咱也是新手,也有风险,可这又有什么呢?谁都不是天生就嘛嘛都灵,不会没关系,不会就学呗,一学不就会了吗?学会了不就有可能成为那5%的赚钱人,成为育儿高手了么?如果因为害怕困难就不学,那你永远成为不了高手。很多家长之所以既憧憬在家教育又不在家教育,说白了就是害怕,“没条件”什么的只不过是畏惧困难的借口罢了。
所以说,我们大人面对困难时,都会畏惧,都会退缩,我们有什么资格苛求孩子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呢?我们应当坦然面对孩子的不勇敢,然后静下心来,找出孩子不勇敢的原因,帮着他勇敢就行了。批评、抱怨、指责、鞭策等等,对孩子的“不勇敢”来说,无济于事,它只会越来越告诉孩子“你不行”,打击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勇气是靠鼓励出来的,而不是批评出来的!鼓励会给人鼓劲儿,批评只会给人泄气儿。
让孩子勇敢的第二条,就是别再吓唬孩子啦!我们很多家长,孩子滑滑梯,危险!孩子骑自行车,危险!孩子炒菜做饭,危险!孩子独自上下学,危险!路上遇条狗,危险!碰见个陌生人,危险!总之,孩子的世界中似乎危机四伏、处处危险。你给孩子营造一个危机四伏、处处危险的世界,都快把他吓死了,他还能勇敢吗?我们天天吓唬孩子,又天天骂他不勇敢,这是不是很不讲理呢?是不是很胡搅蛮缠呢?
让孩子勇敢的第三条,少说教多干事。我们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勇敢,天天跟孩子聒噪“勇敢和坚决是美德的灵魂”的大道理,天天逼着孩子背“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可孩子一旦想干点什么胆大的事,他却紧紧攥着孩子胳膊不放手,言行很不一,把孩子搅和的很晕,孩子原来可能还知道什么是勇敢,后来彻底晕了,彻底不清楚什么是勇敢了。
告诉你,胆量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我从小就胆大,很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这跟我父母对我的“锻炼”有关。我老家在北京,我父母生我后不久就被下放到遥远的广州番禺县接受劳动改造,而我在北京跟着爷爷奶奶过。我记得我四五岁起,就每年都自己坐火车,往返北京和2300多公里外的广州一两趟去看我们父母。给你小书包里装包蛋糕,放俩苹果,两天三夜,火车上咣当咣当,一路上全靠你自己。头两次我们父母还去火车站接我,后来,不去火车站接你了,自己坐长途车往家摸吧。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火车上就把钱丢了,到广州下火车后没钱坐长途车去番禺了。怎么办?自己走着往家摸吧。广州的街道不像北京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的,而是曲里拐弯的,很不好认,广州人说话都跟外语似的,打听个道儿,他叽里呱啦跟你说一堆,一个字没听懂。怎么办?那你也得自己往家摸,要不然你就得睡大马路。等我摸了大半天才到家,跟爸爸妈妈讲明情况后,我爹只是乐呵呵地摸摸我的头:“你小子真行!洗洗脸吃饭吧。”
什么是勇敢?勇敢就是“你小子真行!”或者“我很行!”我从小就自认为“我很行!”,长大生活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时,也自认为自己能行,从没怵过,可我并不记得我小时候我爹妈给我讲过勇敢这个词和让我背过勇敢的名言警句,我只记得我父母让我自己坐火车、自己摸回家和我初中毕业那年暑假给我一把蒙古刀却不给我一分钱,让我自己从广州徒步去井冈山之类的事情。
胆量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父母要想孩子有胆,就得给他干事情的机会,让他在干事情中锻炼自己的胆量。人只有越战才会越勇。当然,父母锻炼孩子的胆量不一定非要像我父母那样锻炼我,只要放开孩子手脚,多让他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让孩子自己去买个菜、让孩子自己做个饭、让孩子自己去个公园、让孩子自己去银行交个水电费、让孩子自己去给妈妈买个生日礼物、让孩子自己玩游戏什么的等等,都可以使孩子觉得“我很行!”
总之,要让孩子勇敢,
第一、要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给孩子一些批评和指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当人面对困境时,他最渴望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批评和指责。批评和指责只能使孩子在困难面前越发气馁,而鼓励和帮助则使孩子面对困难时充满着勇气。
经常告诉孩子“你能行!”,他就越来越“我能行!”了;经常批评孩子“你不行!”,他就越来越相信“我不行!”。
第二、父母首先要勇敢,不要总是吓唬自己吓唬孩子。胆小的父母要想养育出胆大的孩子来,就跟小老鼠要生出个大狮子一样难。
第三、父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说教上,而不给孩子锻炼胆量的机会。胆量是在干一件件有难度的事情中练出来的,而不是把孩子搂在温暖的怀抱里一遍一遍地给他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