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
(2009-09-14 22:07:43)
标签:
在家教育育己育人育儿 |
冲冲回家自学快一年了。
这一年来,我们最大的收获:我先改变了自己,冲冲也随着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以前绝对严父,对冲冲的点滴不足,总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轻则批评,重则怒斥,还体罚过几次;冲冲上学后,又遇到一批严师,她们对冲冲的点滴不足,也总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轻则批评,重则怒斥,经常罚站。平心而论,我们都是为了冲冲好,可冲冲不仅没好,反倒是越来越沉默寡言,越来越缺乏自信,最终还讨厌起学习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开始反思:
我们大人时常会犯错,无论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当我们犯错时,尤其是当我们付出了努力后仍然犯错时,我们是喜欢孩子、上级、同事、朋友、亲人批评、指责、怒斥甚至惩罚我们呢,还是期望他们给予我们理解、谅解、安慰和支持呢?一定是期望后者吧。
同样,涉世未深的孩子更会犯错,而且经常犯错。当他们犯错时,尤其是当他们付出了努力后仍然犯错时,他们是喜欢父母、老师批评、指责、怒斥甚至惩罚他们呢,还是期望父母、老师给予他们理解、谅解、安慰和支持呢?将心比心,他们也一定是期望后者吧。
卡耐基说过:“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它常常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他的自重感,并激起他的反抗。批评所引起的嫉恨,只会降低员工、家人以及朋友的士气和情感,同时指责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改善。……我们供养我们的孩子、朋友和雇员的生活,但我们对他们的自尊心的关注却少得可怜;我们为他们提供牛排、土豆,以增强他们的体力,但我们却不知道给他们以赞赏的语言,而这恰恰是生活中的晨曲,将会永远记忆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他还说:“你是否想劝你所认识的人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呢?这可真是太好了,我非常赞同。但是你为什么不先从自己开始呢?”
冲冲脱离了那充斥着批评、痛斥、惩罚的学校,回到家中上学。他回家后,我要求自己改严父为慈父:学习上,鼓励他自学;生活中,鼓励他多干、多闯。当他遇到问题,出现不足时,我就告戒自己: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有不足很正常——除非他成精了,我像他这么大时还不如他呢。然后我就要求自己尽量耐心地帮他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刚开始,的确很难很难,甚至很痛苦——毕竟自己几十年形成的性格和思维定势,说改就改,说慈父就慈父,说不批评、不指责、多理解、多鼓励、多赞扬、多支持就不批评、不指责、多理解、多鼓励、多赞扬、多支持,哪那么容易呀!
有一段时间,当冲冲睡了,夜深人静了,我躺在床上,还在反思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时常会懊悔不已,恨不得爬起床来,叫醒冲冲,对他说:“对不起!爸爸错了。下回一定不这样了!”但孩子睡得那么香,我又怎么忍心叫醒他,让他莫名其妙地听我一句忏悔呢?没办法,唯有一遍遍地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再遇到类似的事,一定要克制!一定要耐心!一定要理解!一定要谅解!一定要鼓励!一定要给他支持!”可事到临头,难免又搂不火儿,唯有又懊悔、发誓。几乎天天如此。
好在孩子很宽容,很能原谅大人,大人给个好脸,一切就烟消云散了,该玩玩、该笑笑,仿佛老爸就从没对他无理过似的。
唉!这世界上,胸怀最宽广的、最能容人的当属孩子了!而相对他们,大人的心胸简直太狭隘了!心胸狭隘的大人还有什么资格去苛求胸怀宽广的孩子呢?!
经过这快一年的努力,我终于改变了自己——由过去的99%情况下对孩子批评、指责甚至打骂,转变到现在99%的情况下对孩子赞赏、理解、鼓励和支持。冲冲呢,也由过去的沉默寡言、缺乏自信、“讨厌学习”,变成现在欢快活泼,敢想敢干,求知欲旺盛,每天早上六点多钟就自己爬起来看书学习了。
想改变孩子,就必须先改变自己!
育人必须先育己!
在孩子教育上,我们还是新手上路,经验很不足,况且生活和孩子都在不断变化,我们还会遇到种种问题,还需要在很多方面重新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