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教其实很简单

(2009-05-20 21:23:22)
标签:

在家教育

早教

育儿

很多初为父母的朋友都很重视孩子的“早教”。作为“过来人”,我不想讲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想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希望对父母界同行有借鉴意义。

首先,我觉得父母们没必要太重视早教。只要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读读名人传记,我们就会发现:对一个人来讲,其绝大多数“智慧”,都是走出校门后“自学”而来的。早期教育其实不是很关键。很多时候,在孩子教育上,我们越重视,反而会越“添乱”,结果适得其反。

其次,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早教期(大致相当于出生到上学前)智力能健康发展,只要切实做好三点就够了。

哪三点呢?

一是夫妻少吵架、会吵架,二是让孩子敞开了玩儿,三是给孩子多讲故事。

(呵呵,估计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早教机构”会不喜欢我这观点。)

 

少吵架、会吵架,就是尽量不吵架,要吵,也别在孩子面前吵。老百姓活着很不容易,生活中难免会有不顺心的事和搂不住的火,夫妻间相敬如宾肯定没戏。就是能修炼到“相敬如宾”的层次,自己身边老睡着个客人,那感觉肯定也不好受。不过,夫妻老吵架,尤其是当着孩子面吵,不仅会伤夫妻和气,更会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

我一亲戚,两口子都是文化人,有孩子后老吵架,吵急了还互殴,他们儿子直到三岁多还不开口说话,整天很郁闷很忧国忧民的样子。他们急了,以为孩子有病,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上来就问:“你们夫妻和睦吗?”他们以实相告。医生继续问:“你们知道父母吵架时孩子心里会怎么想吗?”他们想了半天也说不清。医生接着说:“父母吵架时,孩子会想‘肯定是我不好,爸爸妈妈不要我了’。”

你看,如果孩子心里老有这阴影,就算你的早教内容再花哨、方法再科学,孩子能健康成长吗?所以,搞好早教的第一条,就是夫妻不当着孩子吵架。当然,如果你能做到全家经常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什么的,那你就更功德无量了,你孩子的教育环境就更优越了,他的心智就会更健康了。

 

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在玩儿中学会很多很多东西的,这些东西将让他一生受益。

玩儿就是教育!

玩儿分为傻玩儿和“精”玩儿。“精”玩儿并不是指孩子自己多会玩儿,而是说父母要在保障他们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敞开了玩儿。

敞开了玩儿,是指让孩子在“玩儿什么”、“怎么玩儿”和“玩儿多久”上都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小孩子看问题的角度是和我们大人是很不同的。一破塑料碗,在我们大人的眼中就是一个一钱不值的破塑料碗,可在孩子眼中没准就是一件美妙绝伦的乐器。电影中的马蹄声声,就是拿一破塑料碗在一破砖头上敲配出来的,只不过我们很多大人并不知道这个罢了。你不让孩子玩破塑料碗、不让他玩炒锅炒勺破铜烂铁,你可能无意中就扼杀了一电影动效大师或其他什么大师。我们很多大人,一给孩子买玩具,就给他买很贵很贵、很科技很科技的“益智玩具”,结果是其中很多孩子玩两下就没兴趣玩了,扔在墙角落土。到底是孩子在玩儿,还我们大人在玩儿呢?其实,孩子玩儿的东西越原始、越简陋,越能发挥他的想象力,越能培养他的想象力。

别管孩子“怎么玩儿”。冲冲很喜欢做陶艺,我们给他办了个年卡,他有空就去玩儿一把。前几次我跟着去过,每次都是他一身泥地自己沉醉在那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泥瓶啦、泥碗啦、泥盘子啦、泥烙饼泥面包泥锅贴啦等等,随便。我呢,带本书,到楼梯间里,一边抽烟一边看,直到他玩够为止再一起回家。后来,他能自己坐车去了,自己带上点午饭干粮,有时一玩儿就是一天,“作品”一件比一件精彩。有一次,他姥姥不放心,非要跟他去;据说,从没玩儿过陶艺的“外行”姥姥偏要不停地指点他这个“内行”:你要这么做,你不能那么做。结果,冲冲玩了不到半小时就回家了,他跟我们说这次玩儿没劲透了。我们很多父母给孩子买了新玩具后,总爱自己先按说明书玩一遍,然后再絮絮叨叨、急着白脸地指点孩子“按图索骥”。殊不知,这既不能让孩子体会到玩的乐趣,也不会让孩子“会玩”。不需大人的指点、不按说明书的玩法才是真正的“会玩”。冲冲没有图纸、没有说明书,全凭自己想像,就能把不同的几套近千块乐高拼成一个大大的太空船,过两天拆了,又拼个时光穿梭机什么的,变着花样玩,很有创造力,很让我们自愧不如。

记住,你可以陪孩子玩,但千万不要教他怎么玩,因为这样会绞杀他们的创造力。

最好别规定孩子“玩儿多久”。我们大人肚子饿了或者我们觉得孩子饿了,做好饭,我们会跑去把玩得正投入的孩子拽的饭桌前,不让他继续玩,让他吃饭。类似这种打断孩子玩的做法,只会让孩子慢慢养成做事不专注的习惯。有人会说,让孩子废寝忘食地玩儿,饿坏了怎么办?不会啦。饿了就吃饭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如果一个人连这点都做不到,那不成了傻子?

你要想让孩子学会“专心致志”,就不要控制孩子玩的时间或打断他玩。

 

讲故事是很好的早教内容。从冲冲三四个月大起,我们就坚持天天给他讲故事。这孩子爱阅读,估计就是这么养成的。

在讲故事方面,我们的心得是:

1、不要干巴巴地照本宣科,而是要绘声绘色地讲或读。

2、不要一边讲故事一边教他认书里的字,因为这样会打断故事的连贯性,让他既没听懂故事,也不一定能认会多少字。久而久之,弄不好,他连听故事和认字一块儿讨厌上。孩子的思维很单一,家长目标要简单明确,干一件事就好好干好这件事,别贪多嚼不烂地把好几件事同时搅和到一块儿,孩子会晕的。

3、给孩子讲完书上的故事了,一定记着要留出时间让孩子自己静静地翻看这些书,前提是他自觉自愿,不能硬逼。日久天长,这样可能会让孩子喜欢上阅读,也会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认会很多字。 

我记得冲冲小时候我们只教他认过一个“浴”字。这是因为我们家周边有好几家“洗浴中心”,每家的广告牌上都有个大大的“浴”字,冲冲老问这个字。其他字我们好像就没有刻意教过,可他上小学前就能独立看纯文字的长篇小说了。无心插柳柳成荫。当然,他碰到个别不认识的字也会问我们。

讲故事的心得还很有一些,以后再慢慢说吧。

 

总之,正如我说过的,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曾经都很棒,只不过是我们后来想得太多、听的太多、看得太多,把原本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把自己搞晕了,把孩子搞惨了。

静下心来想想,早教其实很简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绝不妥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