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早教早教
(2009-05-12 22:04:31)
标签:
在家教育家庭教育前车之鉴疯玩讲故事听故事想象力主见反思育儿 |
写完《一件十分后悔的事》这篇博文后,想起博友们对我的长期关注与支持,总觉得应该实实在在的感谢一下,但又不知道如何实实在在地感谢。
如果说我在育儿方面有什么“高见”,让大家长期关注和支持我的话,我这些“高见”基本都是来自对我小时候所受的家庭教育和前几年我对冲冲的家庭教育的反思。
说实话,在我小时候所受的家庭教育和前几年我对冲冲的家庭教育中,失误大于成功。而对这些失误的反思,恰恰形成了我现在的教育观。
我打算今后只要有时间,就把这些失误作为“反面教材”逐一回顾出来。这么做,如果能对同样是在家庭教育这条路上试驾的新手父母同行们有借鉴意义,那我会很高兴的。
——这就算是我对关注和支持我的朋友们的一种报答吧。
今天先回顾什么呢?
早教吧。好像关注这问题的朋友比较多。
我出生后不久,我父母就因为“政治问题”被发往遥远的南方去“改造”,而我却留在了北京,由我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在我的记忆中,我爷爷奶奶除了让我疯玩儿和给我讲故事外,就好像没有对我实施过其他什么“早教”。
疯玩儿和听故事,好像形成了我后来喜欢无拘无束的性格和让我的想象力很丰富。
说到想象力,我很小就很会编故事,编出的故事把大人都听的一愣一愣的;我上高中和大学时自创的“戏剧”,在校园里很是风光了一阵子,也很是倾倒了一片女生;我工作后,还写过小说,只是由于与当时的主旋律不符,给毙了,加上后来一忙,也就彻底断了写作的念想;冲冲很爱听我讲故事,而不爱听他妈妈讲,他觉得我讲故事“很有意思”——其实,我和他妈妈讲故事的最大区别就是:我爱用我的想象力去“演绎”,而他妈妈只会照本宣科。
总之,如果要抓孩子的早教,让他(她)疯玩和给他(她)讲故事是必不可少的。
有冲冲后,讲故事的光荣传统我是继承并发扬了,只是他和我小时候的反映不同:他因听故事而爱上了看书,而不擅长自己讲故事;我是从小就爱讲故事给别人听,直到高二才爱上了看书。疯玩儿的传统呢?被我丢弃了,取而代之的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冲冲三四岁起就学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上小学前,他语、数、英就达到二三年级的水平了,科学尤其是生物学,初中一年级应该不是问题。当我们为此而沾沾自喜时,我却发现这孩子的想象力并不丰富、也没多少主见,而且他上学后由于“吃不饱”产生了厌学情绪。经过反思,我觉得这是我们的“知识早教”把他害了。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有别于他人的活生生的个体,是因为他有自己的见解。
冲冲回家上学后,为了培养他的想象力和主见,有一段时间竟然是我在帮助他“忘掉”他“早教”时学到的书本知识。
折腾呀折腾,我们是在折腾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在冲冲的“早教”中搞“知识教育”,是我们最大的失误之一。
对这一失误的反思,让我深刻认识到:能力比知识更重要!